“吳三桂將軍,您好好考慮一下吧。”常山郡中,說客遊說著吳三桂,言語之中流『露』出極強的誘導『性』,“您好好想想,這些年你在姬衍手下幹過麼樣的職位,手下的兵馬又有多少?”
“先生所言極是,請回去稟報...那位,吳三桂定隨大人氣病!”吳三桂咬牙切齒,一副誓與姬衍不兩立的模樣,瞬間就應同說客的話語,開口道。
“好,大人得知吳三桂將軍的話語,定會感動萬分。”說客滿意的點了點頭,在心中暗暗歎道:我的嘴皮子又利索了,三言兩語就把吳三桂忽悠的找不著東西南北了。
“先生,請。”
吳三桂主動引導著說客,起身宴請,說客登時兩眼放光,與吳三桂大吃大喝起來,吳三桂看時機差不多了,遂開口問道:“先生,不知能否給吳某投個底,我們到底有多少人啊?又有哪位將軍跟隨我們起兵?”
“咳咳...吳...吳將軍,跟隨那位大人的...有...有六部的尚書,我..我勸降的,也有...張宏範、尚可喜兩位...兩位將軍...我們的人脈,遍布整個朝廷...”
吳三桂暗中記下了幾個人名,假裝若無其事的與說客對飲,一個時辰後送別說客。
緊接著,吳三桂回到了書房,在書房內冷笑不止,下筆寫下一封書信,又招來幾名親信,道:“你們快馬加鞭,將這封信呈交給王上,注意,莫要被旁人知曉!”
“是,將軍!”
幾名親信似乎知道事情緊急,連忙開口道。
待親信走後,吳三桂又招呼了兩人過來,開口道:“諸君皆為我吳三桂之兄弟,還請請快馬加鞭,將我口諭交給王上。”
“吳將軍請講。”
“國內有一意圖顛覆我大燕統治的勢力,六部尚書之中有他的影子,張宏範、尚可喜已確認叛變...”
說了大約十分鍾,兩人點了點頭,其中一人抱拳對著吳三桂開口道:“請吳將軍放心,除非某身死,否則必將口諭傳給王上!”
“多謝兩位先生!還請先生快快上路!”
又是兩匹快馬絕塵後,吳三桂虛脫地躺在椅子上,冷笑不止:“哼哼,本將也不知道那位大人是誰....不過您竟然派了這麼一個蠢貨來勸降我吳三桂,怕不是故意想讓我把底細傳給王上...”
論忽悠人,吳三桂自認為自己的能力還是可以的,遠比今天來忽悠自己的那名說客要好很多。
而自己之所以不歸降,最重要的一點:他是閹人,沒了生育能力。
而唯一的兒子吳應熊現在正在薊城,被薊城朝廷所掌控。
從古至今都有這麼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最大。
吳三桂如今別無選擇,隻能一力死保姬衍。
親信之中,也有信不過的人選,萬一叛變就不好了。而後來的那兩個人,是真真正正的忠義死士。
平日裏,吳三桂好吃好喝供著他們,今日終於派上了用場。
“哼,來找我吳三桂,將是你們最大的錯誤...”
......
燕國,如春宛。
姬衍懶洋洋的躺在王榻上,如今整個燕國裏知道自己沒事兒的隻有寥寥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