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就不算故魏國了,故魏國指的是大梁一代)
這意思就很明顯了,姬衍讓和珅去搜刮世家的糧草財產,用來填充軍資。
要是收不到,烏紗帽可就不保了...當然,對和珅而言可能並不僅僅是烏紗帽,還有可能是『性』命......
而和珅上位後,二話不說的就與地方世家商談,部分世家拿出了糧草供給,決定在燕王麵前刷一個存在感。
加上日常春收,和珅這才隻湊到了十一萬石的糧草。
而姬衍交給他和珅的任務,卻是三十萬石糧草。
十一萬與三十萬,這可是足足相差的十九萬啊。
好心勸說那些強勢的世界,結果他們不聽。那和珅隻能采用強製措施了。
這年頭,發家致富的誰沒有點黑曆史呢?輝煌的背後往往是伴隨著血腥與黑暗,世家也往往是建立在平民的屍骸上成立的。
有著燕王姬衍這塊大旗,和珅倒是毫不猶豫的前去尋找當地駐軍,也就是常山軍,高長恭部。
高長恭所在的高家,是燕國老資曆世家,平日裏對這些新晉的世家貴族十分不滿,這次可算抓住機會了。
一段段黑曆史被查了出來,什麼『逼』良為娼、強買強賣、搶騙土地之類的罪名是一個比一個嚴重。
有的甚至還被爆出了曾在燕軍入城之時意圖刺殺韓信、樂毅兩位將軍的消息。
“證據確鑿”的情況下,高長恭動手了:抄家,滅族,把所有的糧草、錢財全部上交國家,自己一份也沒留。
和珅也沒有留,畢竟前麵有言再先,貪一石就是十次鞭撻。
五十次人就差不多廢了,百次就已經命喪西天魂歸故裏了。
貪那個一兩石的,又有什麼作用呢?因此和珅就沒有從中撈錢,這次是認真的。
和珅也不傻,這次可是伐齊之戰,要是有人從中作梗...嗬嗬...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算計,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想法。誰能確定以及不被人當做誘餌拋了出去?
抄家後,世族子弟流落街頭,一路來到薊城朝著刑部尚書海瑞狀告和珅的罪責,要求嚴懲和珅。
海瑞還沒來得及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就迫不及待的開始要除掉和珅了。
和珅是肅慎人在朝堂之上最活躍的一個了,這得益於他第一個投靠燕國的身份以及和珅那張花言巧語、隨機應變的嘴。
燕國,自然是燕人,是中原人的燕國,他們這群士大夫怎麼能允許一個化外蠻夷竊居高位?就算這個化外蠻夷的官職隻有三品且是個閑散官職也不行!
朝中的大部分臣子都對肅慎、契丹、鮮卑等籍貫的大臣抱有不小的敵意,這也就是為什麼拓拔宏明明是最早的一批將領卻沒有得到什麼升遷的原因。
這種時代不可能出現多民族平等和諧相處的樣子,也就隻有這樣互看不順眼的時候了。
“海大人,下官這樣做,可都是為了我大燕的伐齊大計啊!”和珅微微一笑,有恃無恐的開口道,“命令可是王上親手所下,海大人難道不知?”
這就有些尷尬了,海瑞確實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