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葛亮下來戰書(2 / 2)

他知道,敵方主將乃是鬼穀高徒孫臏,講文化,和自己一樣是個讀書人。

文化人打仗,怎麼能跟大老粗一樣說打就打呢?

隨後箭矢如星,垂向曆城,孫臏接到了書信後,打開後驚奇的發現諸葛亮用的是齊國文字。

“怎麼,燕國的這位布政使還會我齊國的文字?”孫臏笑了笑,自嘲般開口道:“也對,諸葛孔明是琅琊人,自然會齊國文字...”

說到這裏,孫臏就一陣心痛。

多厲害的一個將領啊,多強大的一個人才啊!靈王怎麼就腦子一抽給『逼』走了呢?要是當年沒有這碼子事兒,大齊又能多出一位文武雙全的大將了。

出為將入為相,這個是諸侯求之不得的人才啊。

感慨以後,孫臏打開了這張戰書,仔細觀看起來。

“燕中將、內閣學士、戶部左侍郎、齊魯省布政使諸葛亮,致書於齊驃騎將軍、左相國孫臏。

竊謂夫為將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不動如山嶽,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

預知天文之旱澇,先識地理之平康;察陣勢之期會,揣敵人之短長。嗟爾無學後輩,上逆穹蒼;助篡國之反賊,令姬職、燕丹之謀於臨淄;莫不記曆城之敗?拋盈郊之戈甲,棄滿地之刀槍。李仲都(李忠)心崩膽裂,魏文長(魏延)棄暗投明,秦叔寶(秦瓊)魂歸故裏。

將軍無麵見關中之父老,何顏入相府之廳堂!史官秉筆而記錄,百姓眾口而傳揚:士卒聞陣而惕惕,將領望風而遑遑!吾軍兵強而馬壯,大將虎奮以龍驤;掃齊魯為平壤,『蕩』齊國作丘荒!”

孫臏一字一字的念出,他頓時就愣了一下。

不是因為諸葛亮的話語讓他感到不舒服,也不是因為諸葛亮的書信太鋒芒畢『露』。

他隻是有點在意:憑什麼諸葛亮的官職這麼多?!

媽的,又是中將又是內閣學士的。

孫臏知道,這兩個都是虛職,除了多領一份工資也沒什麼作用。

真正起作用的是戶部左侍郎與齊魯省布政使。

這兩個可都是文臣職位啊。

也就是說,諸葛亮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正兒八經的武將職位。

況且,諸葛亮的職位竟然是齊魯省布政使。燕國的意思,是吃定齊國了麼?

經過一通分析,孫臏隻能得出這些結論。而諸葛亮的話,真的不用太過深究。

文筆也不華藻,隻不過是諸葛亮幾分鍾書寫出來的東西。

內容也不突出,全篇都是在講你孫臏怎麼怎麼滴,我大燕怎麼怎麼強,你齊國之前是如何被我大燕按在地上摩擦摩擦的。

說到底,這到底有啥用?

嗯,沒啥用。

孫臏不會因為這個投降的,也不會因為這個而害怕、生氣的。

“諸葛亮,鹿死誰手還尚未得知呢...”

ps:今天忙活新書簽約的事兒了,更新比較晚,還請見諒。

也就隻有一更了,抱歉...

感謝的2476書幣打賞√

感謝莫德爾得100起點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