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禦駕親征(1 / 3)

“諸位卿家可知,朕的意願如何?”姬衍在大殿之上,突然開口詢問,登時讓殿內大臣沉默不語。

伴君如伴虎,這句話是正確的。

正所謂君王的心思你別猜,畢竟怎麼猜也猜不著,猜著了也隻能裝作不知道。

殿內群臣無論是多麼賢明,都沒有動靜。就連那個刺頭兒海瑞也沒有說話,登時讓姬衍體驗了一股人生寂寞如雪的感覺。

見殿內的大臣遲遲沒有回話,姬衍也沒有主動把自己的意願公布出來,反而對著眾臣道:“諸卿還是商議一下如何對付南方那些抵抗我大燕的聯盟吧。”

殿內群臣頓時精神一震,開始從自己最拿手的方麵開始說了。

有的主張從楚地分散進軍,擊潰唐、楚聯軍;有的主張以蜀地為突破口,主進攻蜀國;也有的提議跨過長江招降吳國,以吳攻楚。

甚至還有上書姬衍,請求暫停進軍,在做圖謀

對於這種言論,姬衍表示嗬嗬嗬。

說真的,姬衍在內心其實早就有一個方案了。之所以讓他們商議,純粹是為了讓這幫大臣認為自己受到了重視。

曆史上不經過大臣之意而果斷獨行的皇帝是誰?哦,那個隋煬帝。

隋煬帝的能力其實很不錯的,隻不過做人有點天真,以為手下臣子的忠誠度都是max於是他就涼了。

如今的局勢其實很不樂觀,目前明麵上收到的戰報看起來都是連戰連勝,一路橫行無阻。

但經過錦衣衛的密報,姬衍已經大體了解了現在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

梁侯蕭嘉穗那裏的楚軍殘部圍剿的很不順利,因為項羽麾下大將英布已經加入戰場,還斬了方傑這名大將。三萬原梁軍將士目前隻剩下一萬餘人,情況不容樂觀。

攻打蜀國的樂毅倒是一直都沒打進去,蜀地實在是太特麼難走了,想要進去簡直是不存在的。

蜀地還是需要慢慢磨啊,除非燕軍能攻破蜀國的門戶漢中城。

而李靖率軍也與唐國小規模打了幾場戰爭,倒是勝多敗少。

而情況最好的韓信軍,目前也陷入了尷尬的局麵。韓信如同一柄鋒利的刀刃,直接『插』入南方的胸膛,將南方東西分開。

同樣,韓信也將麵臨來自唐國李世民與西楚霸王項羽的聯手進攻,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麵。

除非韓信主動放棄攻占的楚地,否則接下來將一直這樣陷入被動的局麵。

看似大好一片的情況,實際上卻是危機四伏啊。

姬衍歎了口氣,看著爭吵不休的殿內群臣,一股煩躁之情不自覺的湧出心頭。

“夠了。”

就在殿內諸臣爭論地最激烈時,姬衍隻不過用尋常的聲音念出了兩個字,卻立刻就製止了殿內的喧雜之聲,使殿內恢複鴉雀無聲的寂靜。

這便是姬衍的權威,一個真真正正實權君主的權威!

無論是足智多謀還是老謀深算,都擋不住姬衍的一封詔書。

姬衍從邊陲小國發展至今,無需任何人指手畫腳,自然是比其他君主要強上許多。

蜀帝家族血脈多、唐王製衡嚴重、吳國世家實力龐大、霸王項羽上麵更是有一個亞父範增。

而燕國的朝廷說實話,如果姬衍想,隨時隨刻都能把燕國變成一言堂。

“天天吵,天天煩你們就不能統一一下意見,給朕一個答複麼?”姬衍打了個哈欠,似乎是有些輕鬆的開口:“朕早就有準備了,你們就好好聽著吧。”

殿內群臣登時嚴肅起來,準備聽一下姬衍的國策無雙。

“傳詔,令邯鄲侯放棄此戰占據的一切楚地,退守郢都。”姬衍懶洋洋的開口,“他們想要楚地,那就給他們吧。”

“這”

殿內群臣啞口無聲,不知該如何是好。

“令邯鄲侯集結部隊,令梁侯、琅琊侯會合,一同屯兵紀南、郢都一代。”姬衍接著開口,但是沒有什麼停歇,“朕決定了,朕要禦駕親征,開辟南疆!”

待姬衍話音落下後,殿內諸大臣紛紛一臉驚駭地抬起頭來,其中更是有數名禦史台的官吏在同一時間站出,齊齊勸解姬衍:“陛下,萬萬不可啊!”

“陛下乃天地共主,怎可以萬金之軀親赴陷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