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古董市場(1 / 2)

許博源:“我這邊還有一張明式的長桌,你那邊既然有修家具的,那這張有點破損了,你看下能不能用。”

許博源把家具搬來搬去,去翻著那張明式的長桌。胡鳶見狀也幫忙。

全部都是灰,看來很久沒來翻動了,這些不知道收了多久了。

翻了很久,才找到,拿起抹布,小心翼翼地擦拭。

胡鳶:“漂亮。這個也要了。可以作為書桌用,這個高度安排寫毛筆字可以。”

許博源:“這張是老黃花梨木的。”

明代家具充分利用木材的紋理優勢,發揮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這是明代硬木家具比較突出的特點。

多數為黃花梨、紫檀等。

工匠們在製作時,除了精工細作之外,同時不加漆飾,不做大麵積裝飾,充分利用了木材本身紋理的特長,形成自己特有的審美,這也是明式家具的另外一個特點。

書房裏用的家具呢,無論大小,高矮,也都講究實用,簡樸,洗練和雅致。

表達古時文人,在建立質樸,坦然之至中營造優美,安寧。

對環境的追求,都凸顯了,古人靜心潛讀,孤芳自賞的文人精神。

胡鳶:“這件應該是夾頭凖書案。案麵麵挺平線壓倒棱線,圓腿直足,牙條牙頭平直光素,呈狹長形,兩側腿間安直檔兩根。每一個部件的用料尺寸,製作工藝格外講究。”

即使不用在書院,既然人家肯出讓,作為收藏也是極好。

胡鳶一下子收了這麼多家具,計算下來不到一萬塊錢。這些老家具,隻是有收藏價值,但是市場價並不好。

直接打電話叫搬運工人過來拉。

送到尚好後麵的倉庫去。

許博源:“我以前還有更多的,我一朋友開茶館,也是要這些老味的東西,都被他掃了很多走了。”

張鹿:“對了,我想起來,我們建材城後麵不是也有一大堆,之前你去古鎮那邊換回來的家具嗎?”

胡鳶:“我和顏書勤去看過了,有幾張明末圈椅。還值一些錢,放書院也不合適。我打算拿回老宅去。櫃子桌子那些大部分都是民國的,年代不夠。有一些鹽罐,瓷罐,可以使用,比較有老味。有幾個書箱,回頭你再去找一找,看看有沒有能用上的。”

胡鳶:“徐總,那兩對石礎要不要出讓,書院裏啊,之前建築院給換了兩對新石礎,也是不像樣子。”

許博源:“1000一對,清初的了。沒加你多少錢了。”

胡鳶:“謝了。”

家具選購完事兒。

三人在許博源的辦公室裏泡茶聊天,許博源向胡鳶他們請教了很多定製問題,他們都一一的解答。

許博源直歎,還好有他們可以問。不然真的做的暈乎乎的。感覺做品牌的東西,實在太累,還得設計,還得放水電,雜事一大堆。不如他們石材快速。

兩個小時後,搬運車就到了,滿滿的一貨車,看來的今天的收獲頗豐。

胡鳶:“我們還得去古董市場看看,還需要文房四寶。”

許博源把自己幾個認識的電話號碼給他,然後讓胡鳶說,是他交代的,到時候價錢會給便宜一點。

後麵交代著交代著,發現自己最近忙得很,也很久沒去逛逛了,索性就跟胡鳶他們一起去。

三人駕車來到N市的古董一條街。張鹿發現,N市的古董街還真有點像帝都的潘家園。也很大。

這些人許博源全部都熟稔,來的話,基本上還會稱許博源一聲許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