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的這幢房子,離村子有三裏路,在蓮花峰的半山腰間。爺爺和奶奶平時種些蔬菜、玉米和山芋,養了一些豬和雞,每年都帶許多到縣裏。文樂是多次勸說他們不要忙這些事了,讓他們住到縣裏來。可是,爺爺和奶奶總是不聽,弄得文樂是毫無辦法。按說文樂二個叔叔(實是舅舅),都是有兒有女,爺爺和奶奶卻對文樂是格外的喜歡,不僅因為文樂是大女兒生的外孫,姓了文姓氏,而且文樂是祖爺爺生前,最喜歡的寶貝曾孫子,跟祖爺爺學過武功和醫術的爺爺,自然是對文樂另眼相待了。
文樂接來爺爺和奶奶,每天就更不得安靜了。本來隻有爸爸和媽媽倆人催他結婚,現在變成了四個人。文樂在家裏長輩麵前,是非常的聽話,他始終抱著“百孝不如一順”的想法,隻要是長輩們說的話,他是曆來點頭應承,轉過身去,做不做就另當別論了。父親徐愛國曾給他精準的評論,是“虛心接受,保證不改”,可以說是非常貼切。不過,他也就是婚姻和工作不求上進這二點,讓父母們有所不滿,其他方麵到是做的不錯。
接來了爺爺和奶奶,文樂又想起了自己的兒女,帶著躲避爺爺和奶奶的意思,他將寶馬車停在單位裏,乘火車去了南京。南京有為他生了孩子的三個紅顏,是白露露、白靈靈和林靜,都住在文曉竹家裏。露露和靈靈是親姐妹,給文樂各生了二個女兒,林靜給文樂生了一個兒子。三個孩子是特別高興,分別笑著往爸爸身上直撲。露露是笑著罵道:“白養了三個沒良心的東西,看到你們爸爸來了,就高興成這樣。”
文樂分別抱著三個紅顏,都親吻了一番,大家換好衣服,一起去文曉竹訂好的餐館。這家餐館的老板叫苟貢,一個勞改釋放人員。祖傳的廚藝,讓他做了一手好菜,文樂是最喜歡吃他做的菜了。因為文曉竹曾資助過老苟,所以,老苟跟文樂等人,都算是老朋友了。到了他的地盤,文樂總得要去跟老苟打個招呼。
老苟見到文樂,笑著把手裏一本薄薄、發黃的舊古書,塞給了文樂,說:“樂樂,我早上起大來店裏,一個老人遞給我一本這玩意,說是送給有緣人,我是看了一個下午,也看不懂這是什麼玩意,正好你喜歡古玩,還是送給你這個有緣人吧。哈哈!”
文樂看到這本書確實是古籍,便高興地接過放入了包裏。誰知,這本古書竟然讓文樂遇到了一段奇特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