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犯險(丙)(1 / 2)

李珙大怒,一腳將他踢倒,喝道:“本王在自家府邸被野道士劫持,南浦雲連家都看不住,讓賊人來去自如,還有什麼臉麵來見我?”——他剛從澗石手中得脫,怒氣難抑,本想發兵將這些“野道士”一網打盡,恰好王獻忠、勃突尼領兵造訪,他隻得將諸事放下,邀他們到花榭之中會談。

家丁跑了出去,八名武士關閉花園門,在石徑上來回巡邏,嚴禁外人擅入。豐王領著眾人來到花榭,他自己坐了主位,東西廂各有一座,安排勃突尼、王獻忠坐下,隨行的王公侍立兩廂。偶耕、牧笛早已躲進廂房內,與他們僅有一牆之隔,側耳偷聽他們說些什麼。

李珙心中不快,語氣生硬,對勃突尼說道:“我與你早已議定,吐蕃兵士殺進長安之後,徑取皇宮,擒殺皇帝。你為何縱容兵士四下劫掠,卻不肯殺進宮去,以至皇帝鑾駕逃出皇城,誤了大事?”

勃突尼傲慢答道:“我吐蕃五千勇士,殺進長安,死傷一千有餘。不搶劫錢糧、殺戮百姓,怎消我心頭之恨?聽說前幾日大雲經寺舉辦法會,募集錢財、絹帛萬億有餘。依照王爺的諾言,這些財物當由吐蕃所得。隻是到如今尚未兌現,還請王爺解釋明白。”

李珙道:“隻要你們劫住聖駕,殺了皇帝,區區這點財物,哪在話下?”勃突尼道:“中土人奸猾詭詐,許下諾言多不可信。吐蕃兵必須先分到錢糧寶物,再去殺你們那窩囊皇帝。”

李珙強忍怒火,問道:“若不然呢?”勃突尼斬釘截鐵答道:“如若不然,吐蕃兵一把火燒了長安。”李珙怒不可遏,大喝一聲:“放肆!”勃突尼拍案而起,喚來一個吐蕃兵,當即傳下令去:“在長安城中搶劫三天,能搶的都搶,能殺的都殺!”

偶耕在廂房裏聽得清清楚楚,氣得渾身亂戰,恨不得衝出來將勃突尼、李珙活活打死。牧笛雙手抱住他的胳膊,連連搖頭,提醒他不要衝動。

花榭之中氣氛緊張,王獻忠出來圓場:“勃突大人何必如此性急?王爺若是當了皇帝,一半的大唐江山都可分給你,眼前這點蠅頭小利又算什麼!”勃突尼道:“你們唐朝的疆域,已有一半落入吐蕃手中,還有什麼江山可以拿來分?更何況中土之地,多生瘟疫,民人自相殘殺,怎比吐蕃快活自在?”

王獻忠又道:“隻要你殺了皇帝,輔佐王爺駕坐金鑾,王爺定當重重酬謝勃突大人。”勃突尼道:“我們在長安城劫來的財物已經夠多,何須王爺酬謝?”

勃突尼軟硬不吃,令王獻忠也無話可說。李珙大為不悅,彈彈衣上灰塵,說道:“吐蕃人是靠不住了,並蒂將軍的軍隊又死傷大半。皇帝已逃出城去,看來大事休矣。”王獻忠道:“王爺不必焦心。射生將王撫與我情逾手足,對王爺更是忠心不二。他已領兵在城外埋伏,聖駕一到,立即擒殺,絕無差池。”李珙略為寬心。

那幾個隨行的王公立即奉承:“王爺移駕微垣,上順天意、下合民心。此乃天命所歸,更勿疑慮。”又道:“王爺上有彩雲罩頂,下有龍踵托足,此乃聖人之象,您才是真命天子。”李珙心下甚是受用,自斟一杯香茶,輕呷一口,麵色活泛了起來。

突然,外麵一聲巨響,八名兵士連聲慘叫。花園中隨即傳出話聲,聲如洪鍾:“貧僧本信,特來拜見射生將王將軍。侯希逸若在你手,祈請放還,貧僧願以命作抵。”

眾人大驚,奔出廳屋,卻看八名兵士穴道被點,躺倒在地。李珙大怒,喝道:“哪裏來的野和尚,快叉出去!”本信飛身而上,徑取王獻忠。王獻忠拔刀相格,被他在刀麵上輕輕一彈,鋼刀居然脫手而出。

本信欺到王獻忠麵前,笑樣不改,雙手合十道:“還望王將軍大發慈悲,放過侯大人。”

話音剛落,一道寒光閃過,原來是一柄飛劍擲向本信。本信不敢硬接,一挫身躍下台階,那柄劍擦身而過,將廊橋欄杆上石獅子的頭顱削了下來。他依然麵帶笑靨,說道:“多行善事,方能多積福報。”

話音未落,四個身影破門而入,正是並蒂將軍和韓德存、魏烈功二將。四人與本信鬥在一起,花園裏一時間雞飛狗跳、亂作一片。王獻忠、勃突尼也拔出兵刃,上前助戰。本信渾然不懼,一根禪杖在人群之中遊走,別人傷不到他,他也不願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