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綠草才鋪上田野小徑,田間地頭已全是忙碌的農人。男子們牽著耕牛,扶著耕犁,女人們便提著瓦罐竹籃笑吟吟的去地裏送飯,小孩子在田野裏嬉戲玩耍,大人小孩都喜氣洋洋。
不過仔細看去,今年的農耕場麵比起往年沒落了許多。許多年輕力壯的都去了百草穀,韓冬羽的百草莊園開工了。
之所以開工這麼早,是因為韓王幫他找了許多的義務工,韓王去工部找到工部侍郎,讓他幫忙找些手下工匠幫韓冬羽。
工部專門負責皇宮幾個大衙門的修建,手下工匠頗多,除了木工,泥水匠之外,還有許多的小工。
工部屬於有編製的衙門,開工需是過了三月,現在正好是空閑時間。
早春,早晚還是很冷的,到了中午才暖和起來。
每天上午浩浩蕩蕩的工匠們行軍般的沿著積雲山下的官道來到百草穀,熱火朝天的幹到下午太陽落山之時,又浩浩蕩蕩的開拔回去。
工部的那些個工匠們一大半都是公職人員,屬於拿朝廷俸祿的,就是端鐵飯碗的,這麼多端鐵飯碗的都來捧場,可見韓冬羽是什麼級別的人物。
靈泉村那些個身強力壯的便都去幫忙,地裏的活兒就留給一些體弱多病,婦女兒童們。
韓冬羽心裏感動,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對麥穗兒說:“穗兒,韓大哥決定待木頭伐完,磚瓦全都拉了過來,地基打好,下水通道完工,便去兵部做禁軍教頭。”
麥穗兒說:“這就對了,幫著韓王訓練禁軍,也是為國出力。韓王幫了我們這麼多,就算是報答於他。”
韓冬羽說:“王爺實在是對我們太好了,我跟隨大哥這麼多年,臨離開大哥也隻給了二十萬兩白銀,並沒有過問以後的打算。”
麥穗兒輕歎一聲:“他確實不如王爺,他是不會為別人打算的。我們都可以為他做很多,他卻不會想到為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這點說難聽是不懂人情世故,說好聽一點就是心存國仇家恨,不屑於小事小非。”
韓冬羽從小到大追隨韓冬羽,知道麥穗兒說的很貼切,卻不願承認,說:“那倒也不是,你也知道大哥以前就幫過你們。”
麥穗兒說:“所以我用了那麼久報答他,他卻從未感動過。幫過我和姐姐,也許是他唯一做過的為別人想的事情,也許當那個是我和姐姐實在是太可憐了。”
韓冬羽低下頭,麥穗兒隻說對了一半,還有一半就是,麥穗兒小小年紀說出的話很有趣兒,他小聲說:“也不盡然,大哥還是有為別人想過的。”
他再放低聲調:“比如師妹,表小姐。”
麥穗兒說:“不是他為她們著想,是不得不想。”
平時幽靜荒無人煙的百草穀熱鬧起來,韓冬羽帶著黑熊福田寶地來到穀裏,帶領工部這些工匠的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工頭兒,也是帶有官銜之人,遠遠地看見韓冬羽換上討好的笑迎上前說:“韓大人啊,小人按王爺吩咐,帶一千工匠前來幫忙,韓大人可有吩咐。”
韓冬羽忙說:“有勞大人了,王爺厚愛,小人感激不盡。”
工頭陪著小心說:“韓大人實在是麵子大。王爺親自出馬。放心吧,不出一個月,一定將修建用的木頭全都伐好,打好地基,將小水通道修好,剩下的也就是細活兒了。小人派幾位能工巧匠,韓大人再找些民間匠人,預計秋天都可以完工,到時候小的一定來祝賀。”
韓冬羽站在穀口,看著峽穀裏密密麻麻的人群,對身邊的黑熊說:“黑熊,下午陪我去趟都城了個,我的卻謝謝王爺。”
黑熊說:“韓小弟這就去備馬,安排。”
工匠們幹活賣力,做事兒也有規矩,工部侍郎親自交代過,這項工程的按皇家工程的標準來幹,工匠們臨來之前吃飽喝足,每人發一點幹糧水,下午回家再吃晚飯。
韓王確是心思稠密,知道這麼多人,韓冬羽就是想管飯也做不出來呀。
韓冬羽帶著感恩之情,同黑熊一起隨著工匠大隊,來到都城,告辭工頭徑直去了韓王外府。
韓王正在內府吃晚飯,等了一會兒,身著便衣帶著邢謙走了出來,見到他便微微點頭道:“韓兄弟來了,難得難得。”
韓冬羽低頭見過禮說:“王爺,小人失禮。還請海涵。”
入座後,韓冬羽對韓王說:“王爺,小人承蒙厚愛,實在誠惶誠恐,無以為報。如王爺不嫌棄,韓某願做禁軍教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