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意外引發的清洗(1 / 2)

有了白鷹國的支持,斯特林漸漸誌得意滿起來,他認為隻要給紅聯國十年時間,必將成為東大陸數一數二的強國。但是斯特林的興致很快就被打斷了,在兩國簽訂盟約之後的一個多月,一個叫做基洛夫的人遇刺身亡。

基洛夫本名謝爾蓋?米洛諾維奇?科斯特裏科夫,他生於紅聯國的烏爾茹姆,自幼父母雙亡,他從小在孤兒院裏長大,18歲就加入了布黨。後來他因為參加革命運動,被羅刹帝國多次抓入監獄。後來基洛夫遷居高加索,為自由派報紙撰稿才開始使用基洛夫這個筆名,在參加革命之後,這個筆名就成了大家稱呼他的正式名稱,真名反倒沒人叫了。

在紅聯國建立之後,基洛夫很快成了阿斯特拉罕布黨的軍事長官,並在國內戰爭時期,與鄧尼金所部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並取得了不少戰績。後來因為堅決支持斯特林,被推舉到了布寧格勒擔任州委書記。

斯特林上台之後,基洛夫更是平步青雲,很快成為了布寧格勒州委第一書記,布黨中央西北局書記。進入三十年代之後,基洛夫的風頭越來越盛,因為他堅定的支持斯特林,被逐漸推到了黨中央書記、中央組織局成員和政治局委員的地位上。

聲威日漲的基洛夫誌得意滿,大家都將他看作了斯特林未來的接班人,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突發事件改變了一切。1933年12月1日,基洛夫在布寧格勒的斯莫爾尼宮內被人暗殺而死。

開槍射擊的人叫做尼古拉耶夫,他同樣是一名布黨黨員,因為對工作調動的不滿,認為是基洛夫從中作梗才憤而開槍的。警察的結論非常清楚,這是一場事出偶然的仇殺,並無多大的陰謀在其中。但是基洛夫雖然在黨內職務排名第八,卻是最忠於斯特林的人,其身份非常敏感。

很快另外一個巧合將這件事情推向了新的高潮,在基洛夫遇刺當天,與其形影不離的衛隊長鮑裏索夫很快被捕,他正是親見基洛夫被刺殺的人。契卡很快將鮑裏索夫控製起來送往莫斯科,打算讓斯特林親自審問,但是押送的汽車在途中出了車禍,鮑裏索夫死於非命,但出奇的是車內其他人無一受傷。

本來這隻是一個巧合,卻讓本就多疑的斯特林徹底認定了情況。在他看來,基洛夫的死是托洛茨基餘孽對自己發動的攻勢,是推翻他統治的先兆,他第一次感到了死亡的威脅。

在認定基洛夫死於陰謀之後,斯特林凸顯出其行事果決殘忍的一麵,一道被後世曆史學家成為“恐怖憲章”的命令出台了。斯特林要求基洛夫案件必須盡快偵破,將凶手繩之以法。同時以後此類案件必須在10天內偵破結案,極刑判決之後則立即執行。

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斯特林隨後發動了一場波及全國的大清洗運動,由捷爾任斯基的繼任者,契卡如今的掌舵人葉諾夫擔任主要執行人。這個被後世曆史學家稱作“有毒的侏儒”或“血腥的侏儒”的人是個無條件忠於斯特林,且冷酷無情的人。這兩個特質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可怕的後果。

開始的時候,斯特林隻打算將清洗的範圍限製在政府內部,重點對那些政敵和持不同政見者進行清理,以加強自己在中央的權威。然而在葉諾夫的主持下,情況很快就失去了控製,1934年3月,莫斯科發起對所謂“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恐怖中心”的16名被告人提起訴訟,被告中的格裏格利?季諾維也夫和列夫?加米涅夫是重要的布黨領導人之一,而這所有的16個人皆被判有罪,大部分都被處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