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赤裸裸的誣陷,這是不可能的。”弗裏奇已經處於暴走狀態了。
希斯勒卻表現的頗為平靜,仿佛是一切秉公辦理的國家領導人一般。“親愛的弗裏奇部長,一切都應該按照法律辦事,我們是不會冤枉好人的。如果您是受到冤枉的,我會親自為您恢複名譽,並重判誹謗你的人。”
“好吧,那麼我就拭目以待了。”弗裏奇氣呼呼的離開了。或許在他離開的時候,還期待著自己沉冤得雪,可是他並不清楚,對方所要的並非事實真相。
弗裏奇暫時離職以後,陸軍中再無能夠掣肘的人,希斯勒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大刀闊斧的對陸軍進行改革。首先是包括倫斯德和李勃在內的16名貴族將軍被以各種借口解除了指揮權,隨後又有44名高級指揮官被指定為對國家民族不夠忠誠,而被調離了重要崗位。
利用這樣的手段希斯勒快速掌控了陸軍,並將自己的親信布勞希奇推上了陸軍總司令的寶座。等到弗裏奇如夢方醒,他已經大勢已去了,傳統的軍官團四分五裂,大批年輕有作為的軍官被提拔了上來。事實證明,這些又朝氣和拚勁,更容易新鮮事物的年輕軍官更有發展空間。在之後的歲月中,伴隨著條頓軍的鐵蹄踏遍整個西大陸,他們之中的許多人脫穎而出,成為了那個時代軍中耀眼的明星。
盡管希斯勒掌控軍隊的手段不甚光明磊落,但他所作出的成績還是有目共睹的。條頓國的工業再次崛起,不但重新贏得了大量國際份額,還讓民眾逐漸富裕了起來,失業率逐步降低到5%以下。
四年計劃也考慮到了發展農業生產,1933年到1936年的數年間,條頓國小麥產量翻了一番。在通過與華蘭國的貿易中,希斯勒大量引入優化良種,讓糧食畝產節節升高。此外,工資和物價的管製、勞工、海外投資等問題也在這項計劃的考慮範圍之內。從1934年夏季開始,計劃人員把發展那些與裝備機械化部隊有關的工業列為首要的考慮重點,包括那些製造合成燃料、裝甲、槍炮和發動機的工廠。
四年經濟計劃的相關執行組織,很快成了整個條頓國戰爭經濟中最主要的部門。它能夠在戰時為國防軍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和燃料,但是這樣的改革注定隻限於資本主義內部,並不能消滅那種官僚機構的爭權奪利和拖拉延誤的作風。
戈林主持的經濟發展也有不少弊端,事先製訂好的發展原料、消費品和合成製品的指標必然要經常修改,數量多得不合理,時間期限短得不合理。重要戰爭物資的生產本應該由軍方掌握,但是也被放進了四年計劃那些生產原料和消費品的計劃之中。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20735/13683755.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