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章 巴達維亞槍戰
當然,在兩三年以內,這些移民全部留在武夷村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武夷村變成武夷鎮後,有些無主的土地仇鷹還可以將之開發利用,最初定的移民百萬,在武夷村時代沒有問題,在武夷鎮時代就更沒有問題。
但當超過這個數字後,就有可能發生不可預測的變局,再說,其他地方同樣需要華人掌控。這時,就需要多點投送了,同樣是馬辰,每個星期完全可以投送1000人進去。
或許,在世界上也隻有仇鷹能夠以這種“摻沙子”的方式,逐漸改變民眾民族比例,並進而謀奪政權的特例。這實在是因為華人太多了,從清中期以來,華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一直沒有低於五分之一。此時華人亦有四億巨數,僅每年餓死的人,都不下百萬。如果有一支力量,每年從貧困或受災地區移民五百萬人,僅此一項,就是功德無量。
武夷村晉階為武夷鎮,讓學規劃出身的規劃師徐嘉揚終於有了事做。仇鷹曾經問過徐嘉揚,他所學的規劃是不是“城市規劃”,徐嘉揚則以“是,也不是”回答。
原來,徐嘉揚所學既包括有形規劃,又包括無形規劃。有形規劃,是指物質的自然的規劃,在徐嘉揚看來,任何改變自然麵貌的行為,都包含著規劃的思想,隻不過有的是自覺規劃,有的是自發發生的罷了;無形規劃,譬如人生規劃,情感規劃。當然,有些規劃既是物質的有形的,但又包含著無形的精神的規劃在內,譬如管理規劃。
說穿了,徐嘉揚所學,既包括建築規劃師的內容,也包括管理師或心理師的內容,頗有文理工結合,規劃一切的味道。
然而,支撐徐嘉揚這些學問的,卻不是具體的知識結構,而是一門叫“整體哲學”的思維科學。在整體哲學看來,任何事物,既是局部、個體,又是整體;如何讓無數個小整體融入一個大整體,並能讓彼此受益,這就是整體哲學所要回答的問題。
譬如城市的排水溝,直到仇鷹穿越時,後世的華夏也沒解決好,今天電信在挖溝埋管線,明天煤氣公司的又來挖氣埋管線,後天自來水公司也來挖溝埋管線,就這樣,一條道路前後要挖十幾年都不得通暢,好了,各部門終於把管線埋進去了,這時,電信公司說他們的技術要升級,需要重新埋管線,於是,新一輪開挖又出現了。而城市發展到哪裏,這種挖溝埋線的工程就一直會推進到哪裏。
再譬如城鎮的天空,大城市要好一些,在一些縣城的上空,電視天線、高壓線,電話線,網絡線,各類私拉亂接的線如蜘蛛網一般將城市盤起,不但極不安全,而且還極其難看,讓遊客想拍一張幹淨點的照片都難。
首先,徐嘉揚在分析了武夷村這個“龍興之地”後,並不認同將武夷鎮定義為坤甸的衛星鎮,而應該將武夷鎮定義為“坤甸新城”或“南洋新城”。因此,武夷鎮的發展,並不適宜與坤甸接壤,而應該沿著雅娜河兩岸,向北向西發展,而武夷村,則隻作為“南洋新城”的南城邊緣,當然,這個說法也不絕對,但向南確實沒多少發展機會,畢竟到坤甸隻有10公裏的路程,能有什麼可發展的?
其次,受限於資源及地理環境等原因,坤甸最適合的工商業,是造船工業,其他產業隻能適度發展,與造船工業配套即可。其實,坤甸也適合打造成國際自由貿易港,但此時的仇鷹根本沒那個權力。
再次,徐嘉揚反對那種過得去就行了的思想,他認為,要建設,就要按照高標準建設,要有百年大計的理想,城市一旦建起了,就應該保護好它,不要抱著打一炮換一個地方的想法,即便因為戰爭打爛了城市,再恢複建設就是了。
事實上,二戰中很很多經曆了戰火的城市,戰後能夠迅速恢複,原因正在其城市基礎並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因為其基礎設施十分結實耐用;至於城市上百的建設,倒了重新建設就行。
當然,徐嘉揚所談的理念遠不止這些,當仇鷹覺得總體上可行時,便將規劃交給他了。自然,徐嘉揚的規劃做好之後,是要交給顧問委員會審核的,到那時,仇鷹再來博采眾長也不遲。
……
正在仇鷹與坤甸市長利奧德斯進入“蜜月期”時,千裏之遙的巴達維亞,卻爆發了有史以來最為火爆的一場槍戰與騷亂!
據巴達維亞媒體報道:這場騷亂與槍戰,前後時間延續了三個晝夜,發生械鬥槍戰事件數十起,卷入槍戰的巴達維亞市民達十萬人,自第二日下午起,巴達維亞當局派遣正規軍介入槍戰現場,在輕重機槍的熱身之下,最終還導致荷蘭軍隊傷亡70餘人,而整個事件死傷近萬人,上萬家店鋪被被搶被砸,直接經濟損失達3億美元的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