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解簽(1 / 2)

昌順十六年三月二十,宜入宅、嫁娶、開光、祈福、求嗣。

京郊西南二十裏處,有一間大寺,名喚大德寺。此間寺廟早年間曾出過一位高僧,乃是皇室貴胄出身,生有宿慧,靈根深種,投身佛門修行數十載,卜卦命數、推演天象乃至求風求雨竟無不靈驗,被皇帝親封為護國聖元靈禪師。該僧圓寂之時,留有三顆舍利子為鎮寺之寶。皇帝感念其護國之功,下旨為其塑造金身,供養於大德寺內。因有此故,這大德寺隱隱為京城寺廟之表率,香火極盛,每逢初一十五又或黃道吉日,來上香祈福之輩甚眾。

這日既是祈福求嗣的大好日子,自清早起,大德寺門前便已人群如流,耄耋垂髫,紅女白婆,填塞門戶,更有些商販挑擔提籃來此做些買賣,真正是揮袖成雲、摩肩接踵,人煙之盛,便是連每月十五城裏出會,也不過如此。

這寺廟建的殿宇巍峨,宮牆高聳,裏麵禪房深邃,庭院寬廣,普天佛祖並十八羅漢金身殿堂一應俱全,大殿外間更有一求簽解問的所在,供些善男信女解惑除疑。

守攤的是一年老僧人,生的慈眉善目精神矍鑠。因著大德寺香火旺盛,來求簽之人亦也眾多。自清晨至今,這老僧已看了許多粉衫紅裙,白麵翠眉。正當疲憊之際,忽聞一道嬌脆女音響起:“煩請釋初大師給解一解這簽文。”

這老僧聞聲抬眼,隻見攤前立著一個才至及笄之齡的嬌嫩少女。但看她穿著一件桃紅繡百蝶穿花對襟夾衣,下頭一條楊妃色素麵綢緞裙子,鬢邊簪著一朵瑞香花,打扮的嬌嬌俏俏,風流伶俐。再觀她麵目,見她生著一張小圓臉,皮色白淨,一對眸子甚是靈動,倒是個熟識之人。

釋初和尚見了這少女,淺淺一笑,說道:“女菩薩今日獨個兒出來了。”那少女並不答話,隻向他一笑,又回身點手招呼道:“嫂子,你倒快些!這裏人好不擁擠,解了簽文,咱們就走了。”

話音才落,便見一青春少婦攜著一小丫鬟姍姍走來。釋初定睛看去,卻見那少婦比這少女打扮卻又不同,但看她穿著柳綠色素緞比甲,裏頭是蔥白綾子夾衫兒,下頭罩著一條寶藍色萬字不斷頭的拖泥裙,一頭烏雲也似的好頭發挽著一個垂雲髻,正麵戴著一樣銀打就的鬆竹梅歲寒三友滿池嬌分心,斜插著一枚亦是銀打的石榴花壓鬢。生著一張鵝蛋臉麵,雙眸如水,瓊鼻櫻口,筆管般直縷的身材,雖周身裝飾無多,穿戴素雅,卻越發顯著溫柔沉靜,氣度端華。

釋初見得此女,亦頷首微笑道:“原來陸施主也一道來了。”那少婦上前,向著老僧屈身作福,微笑道:“勞煩大師了。”話音才落,一旁的少女便將手中的簽子遞出。

原來這二女是姑嫂兩個,家住京城竹柳街巷子裏。

那少婦娘家本姓夏,其家中祖上原是農戶出身,因其祖輩皆是勤懇精幹之輩,傳至如今這輩家財累積了無數,城中開有一間綢緞莊並一間生藥材鋪,鄉下亦有莊院土地,乃是個勤儉殷實之家。其父姓夏,城中人皆呼之為員外。嫡妻張氏,三年前不幸歿了,遺下二子一女。長子名夏恭言,今年已二十有四,十七歲上娶了城裏棺材鋪掌櫃女兒為妻,到如今尚不曾生育。次女便是這解簽的少婦,因她生在春分那日清晨,便取了個閨名喚作春朝。三子名喚夏恭行,交新年才十四歲,尚在學中讀書。

這夏春朝夫家姓陸,原是個書香仕宦門第,祖上也曾官至內閣。爭奈子孫不濟、紈絝敗家,到如今其勢早衰。傳到當今這輩,陸家唯有兄弟二人,哥哥名喚陸煥成,育有一子一女。弟弟名叫陸炆立,膝下卻養了兩個兒子。這兄弟二人早年有些不卯,為些瑣碎事宜口角了一場,便分了家。因其母陸賈氏由長房贍養,長房便也多得了幾畝良田。這陸煥成早年同上文所述之夏員外頗為交好,便向其借得百十兩銀子,仰賴祖蔭在京城步兵衙門裏謀得一份主簿差事。

陸煥成膝下有一子一女,長子名叫陸誠勇,字達安。三歲那年同夏家定了娃娃親,聘的便是這夏春朝。女兒便與她取了個小名曰紅兒,家人皆以紅姐呼之。

這陸誠勇十七歲上娶了夏春朝,他本是個極俊秀體貼之人,夏春朝又最是個溫柔和順的性情,故而這二人雖是盲婚啞嫁,婚後相處卻倒十分和美。又因他讀書不佳,卻自幼習得一身好拳棒,其父陸煥成便趁職務之便,托人往軍中替他輕輕謀了一缺。

原隻說混個前程,卻不料逢上西北兵亂,陸誠勇隨軍開拔西北平叛。到如今離鄉已有五年,這夏春朝心中渴想,又無法可施,因思及這大德寺簽文靈驗,便趁著吉日攜小姑出來上香求問。這陸家婦女皆是信佛之人,逢年過節必要往這大德寺送些香油銀米,那陸賈氏又常在佛前上供,故而這陸家女眷同這寺裏的僧人倒也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