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意頓了頓,讓眾人消化自己剛才那番話,等了一分鍾,才說:“我這個構想也隻是初步想法,還不成熟,也未必有效,但是我願意拋磚引玉,拿出來拓展大家的思路。是這麼個情況,我認識一個企業家,她在九坡鎮糧庫建有一個幹果雜糧加工廠,生意一直挺不錯,所以反而搞得貨源很緊張。九坡鎮當地的幹果,譬如核桃、栗子、榛子、大棗等等,還有雜糧,譬如高粱、大豆、黑豆、山小米等等,已經被她的廠子收購一空,現在需要去其它山區鄉鎮收購原料。我在想,如果她這個加工廠能夠一直發展下去,那就等於說,幹果雜糧等原料就會處於長期的需求之中,那麼,我們可不可以因此在西山村開展幹果林木與雜糧的種植產業?”
張慧第一個開口道:“我看行,隻要廠子一直開著,就會始終需求原料,那麼西山村搞好原料種植產業,就永遠不愁沒有市場,就能在九坡鎮當地形成一條自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不知道能夠創造多少就業機會呢。我覺得這主意挺好的,處長我支持你。”
袁小迪沉吟半響,道:“如果這個加工廠能夠正常發展下去的話,處長你這個構想,理論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覺得,我們應該做好多方麵的考慮,不能僅僅依靠這個加工廠,天有不測風雲……”
李睿點頭道:“小迪處長說得很對,事實上,我剛才也說了,依托這個加工廠,隻能解決部分貧困戶的貧困問題,畢竟有的貧困戶家裏可能沒有足夠多或者足夠好的種植山地。想實現全村規模的扶貧工作,我們顯然還要想更多的辦法。”
淩書瑤淡淡地說:“你這個想法還行,不過不知道你考慮到沒有,你這個想法要多久才能見效。雜糧還好說,當年下種,當年收獲,但是對於山區來說,又有多少可以種植雜糧作物的土地呢?至於幹果,屬於經濟林木,種植周期長、見果期長,據我所知,專門用於嫁接的一年掛果核桃苗,也要三年時間才能豐產,五年時間才到盛產期。這麼長的時間,你等得了嗎?別的部門搞幫扶,幾個月甚至半年就出扶貧成果,你卻需要三年?你覺得好看嗎?”
李睿被她連番質問,也不生氣,麵帶笑容看向她,心想,自己特意請她過來參加這個小會,還真是請對了,這簡直就是一個扶貧開發工作方麵的女諸葛啊,除了她,在座還能有誰給自己提出如此實際如此刁鑽的意見來?除了她,整個市委裏麵又還有誰能如此精通扶貧開發工作?這個冷傲高貴的女調研員,簡直就是老天爺特意派給自己的工作助手啊。笑道:“淩處所言極是,看來我是疏忽了。我剛才就說嘛,我這個構想隻是初步想法,能否實用,還要經過大家的討論與修正。現在看來,是還不太實用,還要做出修正。”
他心思活絡,轉眼間就想出了修正的措施,笑道:“那這樣行不行?由那個加工廠的廠長出麵,與村裏擁有山地的貧困戶,合作成立互助林木種植基地。這個基地是怎麼個形式呢,可以這樣,由加工廠租下那些貧困戶家裏的山地,並種植嫁接優良的幹果樹苗。而那些貧困戶則負責自家山地上種植的幹果林木的日常種植修剪工作,譬如澆水啊噴藥啊修剪啊收果啊什麼的。等到幹果收獲後,加工廠統一回收。在這種合作互助的模式下,貧困戶可以得到出租山地的租金,也可以得到日常管理幹果林木的工資,有這兩項收入,應該就能使相當一部分人脫貧致富了。”
張慧蹙眉道:“那按處長你這種做法,加工廠老板願意嗎?他能拿到什麼好處?”李睿微笑著解釋道:“加工廠可以得到穩定的幹果原料來源,這不就是他能拿到的最大好處嗎?也要看他是如何跟貧困戶們協商的,如果協商的好,他可以不花錢就得到了幹果原料;如果協商得不好,他也能夠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那些基地所產的幹果,總之都會隻賺便宜不吃虧。”
淩書瑤發表意見道:“不花錢是肯定不行的,貧困戶們也都不傻。你這個修正辦法不錯,山區種植農作物不行,種植幹果林木還是沒問題的,動輒方圓幾百畝的大山頭,一種就是一片,收獲的時候產量嚇死人,足夠加工廠使用的。而投入卻不會太多,我覺得那個加工廠老板會算賬的話,會同意搞這個互助種植基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