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說:“這個批複下來是早晚的事,我倒是覺得,您不用擔心批複下來的時間,現在就可以轉移重心到那座大型公園和省立三甲醫院上去了。如果省字頭的三甲醫院不好弄,就先集中精力到那座公園上麵。”
宋朝陽點頭道:“說得對,不過那座公園還真不是那麼容易建起來的,關鍵是綠地難找啊……”
包括主仆二人在內的青陽市大大小小的領導幹部,誰都沒有想到,在這個周日,網上居然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論戰,而且這場論戰深刻影響了青陽本年度的城建規劃。
其實這場針對青陽的論戰早就開始在網上發酵了,到今天隻是引入了一個關鍵的重量級人物,這個人的出現,導致所有的矛盾聚焦在一起,量變發生質變,產生了爆發,進而醞釀出了可以影響青陽城建規劃的政治因素。
先是,京城某知名大學建築學院某教授(以下稱為A教授),曾經參與研討設計青陽市古城牆重建恢複項目的,在青陽拍攝了一組部分重建恢複的古城牆的照片,然後他回到京城家裏後,出於炫耀與展示的目的,將其中最美的一張照片發到了微博上,並配文:青陽,中國曆史上一知名古城,不久的將來會在現代文明下恢複她的古舊風采!
A教授這篇博文發出後,引發了建築界同行與門生子弟們的熱情評論轉發,很快也被B教授看到了。B教授,是京城另外一座知名大學建築學院的副院長、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知名教授,同時,他還是A教授的老同學,更是死敵!
A教授崇尚古建風格,一生都在為恢複國內各大城市在古代的妖嬈風姿而努力,所設計的幾座全國享譽的建築,也都是古典建築,更是親手操刀了某屆園博會的名園設計,在某個極度缺水、沒有內涵的北方城市,硬生生規劃建造出了一座堪比拙政園的大園子,一時間驚豔業內同行;
而B教授,則崇尚西方現代建築學,畢生都在為設計出被西方國家認可、享譽全球的現代化建築而努力,他極其推崇類似鳥巢、水立方這種現代化、迷幻色彩濃鬱、時尚典雅、放到哪裏都是地標性建築的現代建築作品,曾參與過國家大劇院的設計,迄今為止有兩個設計方案獲得過西方建築大獎。
二人在大學時代是同學,當時就因為理念不同而數度發生爭吵,結下不解之仇,之後的幾十年人生中,也因各自所堅持的理念而保持敵對,從來沒有過誰原諒誰或者誰接受誰的一說。
因此,當B教授看到A教授所發的這篇自我誇讚氣息濃鬱的博文的時候,第一時間進行了辛辣的諷刺與深刻的批評,諷刺A教授是“自逆於時代潮流的老古董”,批判青陽市政府“花費納稅人的金錢,做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
同樣的,B教授評論這篇博文以後,關注他的業內同行與門生子弟也都跟著熱情點讚,評論轉發。B教授的朋友裏有位在央視工作的著名主持人,這位主持人素來以能說敢說出名,他看到B教授的點評後,也是非常氣憤,在A教授的博文下發表了一篇幾百字的評論。
評論質問青陽市委市政府的領導,怎麼會想出這樣荒謬的工程?青陽是個四線城市,城區沒有任何旅遊資源,也沒有任何人文氣息,重建古城牆恢複古城風貌,也不會帶來任何旅遊資源上的增長,卻極大浪費人力物力財力,還會造成一種閉關鎖城的封建社會氣息,會被國際社會與現代文明所恥笑。
這位主持人的粉絲更多,他這篇評論發出去以後,很多知名大V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情懷,紛紛跟帖,批評嘲諷青陽市領導班子,其他的粉絲與網友們也都跟著發表看法,用語自然是五花八門的難聽:
“青陽市領導班子拍屁股做決策的水平已經到了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
“耗費十幾個億,卻隻是增加一個景兒,問過納稅人了沒有?”
“北京在建國後已經陸續拆掉了幾乎所有的老城牆,青陽倒好,在新世紀開始重建老城牆。北京的做法我不知道對還是不對,但我知道青陽的做法肯定不對!”
“青陽的官老爺們下一步是不是打算恢複坐轎子的傳統?”
“真可恥啊,浪費那麼多錢,隻是重建幾段老城牆,用於民生不好嗎?”
“越落後的地方幺蛾子越多啊!”
一時間,口水如潮,瘋狂的噴向A教授和青陽官方。而A教授顯然也不是好惹的,馬上針對B教授與這位央視名主持的評論做出了回複,用語非常不客氣,甚至可以用犀利來形容,“國內所有城市全是高樓大廈的建築格局,無一特色,才是你們這幫所謂的現代建築人士所樂於看到的吧?”,“被國際社會與現代文明恥笑不可怕,可怕的是腦子盲目的被所謂的現代建築潮流所推動,完全拋棄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良傳承與唯美風格,去做西方文明的假子幹兒”,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