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範自然是不會同意,但在張遼夫婦的懇求下,吳範還是同意了二人的決定,但是還是賜給了張遼安武侯的爵位,讓其回到琅琊,張遼夫婦雖然回到了琅琊,但是卻沒有,回到城中,而是選擇了一個偏僻的農村,從此過起了男耕女織的日子,不再過問朝中之事,隻不過張遼還是會將自己的武藝傳授給自己的兒子,而乎蒙女王也是將自己的婦好戰斧沉入了村中的湖底,做起了一名平凡的女子。
也許對於張遼夫婦來說,這樣的決定也許是過於小心了,事實證明吳範的確也不是一個屠殺功臣的皇帝,吳範統一天下之後對於功臣也是極為友好的,分封功臣,賞賜公爵。
可是就當所有人以為張遼夫婦的多慮的時候,卻是不知道一場腥風血雨正在等待著眾人,當然這也是後話。
張遼攻克西涼之後,天下僅剩三地沒有統一,一是鹹陽漢中地的孫堅,聯軍撤退之後僅存的勢力為孫堅喝了劉邦,曹操跟隨孫堅撤回了鹹陽,而第二股勢力則是沛縣的劉邦,劉邦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回守沛縣,現在太史慈和王平大軍壓境,沛縣城破是遲早之事,第三處便是雲南的劉備,而劉備之前一直配合著聯軍的進攻,向成都發起攻擊。
但隨著大的戰局改變,劉備也是由攻轉守,下令趙雲回撤雲南,而讓劉備毀滅性打擊的一件事情便是諸葛亮在南歸的途中,被北上的閻柔捕獲,成為了俘虜。
而此時的鄧艾和羊祜也是統領大軍對雲南發起了最後的進攻,劉備手下大將趙雲中計戰死,劉備自殺,其子劉嬋開城投降,至此劉備勢力全部滅亡,諸葛亮同年在獄中得知劉備自殺的消息也是在獄中自殺。
而最艱難的這要是數孫堅的勢力,在鹹陽,吳範受到了孫堅和曹操的聯合抵抗,吳範也是付出了十萬人的代價才攻陷了鹹陽城,而孫堅這麵也沒有好哪去,孫堅和曹操的主力此戰全部被殲滅,隻剩下五萬士兵逃到了漢中,而孫堅手下大將淩操淩統父子戰死,潘章,朱然戰死,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惇於禁戰死,而孫堅本人也是中箭,在漢中不久便病逝。
孫策接過了孫堅的大旗,卻不料曹操也是想趁機奪權,於是雙方便發生了衝突,吳範的大軍趁機和鄧艾羊祜雙方一起攻克了漢中。
至此,孫堅曹操部都是被擊破,孫策周瑜戰死,曹操則是不知所蹤,下落不明。
而沛縣的劉邦作為勢力最小的一支隊伍,之前因為曹仁的原因,導致太史慈遲遲沒有攻下,但是現在王平來襲,劉邦自然是再也抵擋不住,而在蕭何的建議下,劉邦開城投降,吳範仍然封其為沛公,隻不過軍隊和政治的權利已經不在劉邦的手中,隻是一個名義上的安慰而已。
至此天下一統,吳範曆時三十年終於統一了天下,而自己也是步入了中老年。
手中大將張遼退隱,曹仁主動請求削去軍權,黃忠回到琅琊之後沒多久便病逝,鄧艾北上成為了北方軍的首領,羊祜則是統領南方軍隊鎮守長江以南。
太史慈也是主動交出軍權,被吳範封為了琅琊王,也是吳範冊封的唯一一個異姓王。
項羽則是選擇留在了吳範的身邊,沒有回到屬地,如此也是吳範最想看到的事情。
多年之後,皇後許負病逝,吳範冊立甄宓為皇後,太子仍是吳徹。
隨著老年的將領逐漸退出了曆史的舞台,新一代的年輕將領逐漸成為了國家的脊柱,陳泰,鍾會等一幹年輕將領成為了中堅力量,也成為了日後鬥爭和戰爭主要人物。
也許注定了這個王朝不會平靜,在十年之後,吳範病逝,其子吳徹繼位,可是這並不是故事的結束,而是一場更加猛烈的血雨腥風,皇位的爭奪,朝臣的叛亂,外敵的入侵都不斷地動搖著這個新成立的國家。
這隻是一個短暫的結束,另一個故事則是剛剛開始……
至此這本書暫時該一段落,如果還有機會,鞭馬則是會寫這本書的第二部,現在鞭馬的第二本書《三國種子王》即將簽約,現在已經可以找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