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父李喜和養母春兒,是絕對的好人,善良、耐心,尤其對我最好。
在改革的春風中,我漸漸長大了。
在我三歲的時候,已經成為了桃花鄉街上的名人了。
原因有二:
第一,我的名字,不死!幾乎大部分人都知道,有個叫不死的小孩,吃百家的母乳長大的,是真正的桃花鄉人民群眾的“兒子”!
第二,我到底是誰的孩子,養父見誰給誰說,我的爸爸是王八蛋,到底是哪個王八蛋,這是大家好奇的,都想通過關注我,想找到那個披著人皮的“王八蛋”。
幾乎誰見了我,或同情,或喜歡,故意逗我,很多人會給我買吃的。幾乎每個人,見了我,都會大罵我的“王八蛋”爸爸媽媽。
也就是在這種輿論環境下,爸爸媽媽更不敢認我了,準確地講是怕我了。
由於養父家裏的有五個孩子,養父的退伍軍人,什麼情況下都喜歡實施準軍事化管理,排隊成了我的習慣。於是,我隻要看見有隊伍的情況,都會自覺地排隊,要麼站在最前麵,要麼站在最後麵,成為大家的開心果。
能快樂別人,愉悅自己的自信,就是從排隊中得來的。
在桃花鄉的街上,還有一個家庭同樣實施著準軍事化的管理,就是我爸爸媽媽家。
爸爸曾經是儀仗隊的兵,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退伍了。
我的家裏,更需要排隊,不然的話的三姐和三哥就是被忽略的情況下,也就餓死了。
我們都在街上住,其實,我和哥哥姐姐們非常的熟悉,也經常的在一起玩。
媽媽在傍晚的時候,喜歡帶著哥哥姐姐們,在街上轉著玩,尤其是走到故道的小河邊,去看桃花。
有一次,我也跟著他們的隊伍去了。我太小了,站在他們的隊伍後麵,他們一開始根本沒有注意到我。
等我們到了河邊的時候,都蹲在小河邊玩水的時候,媽媽才發現多了一個孩子,他仔細地數了幾次,“一二三四······”
聽到這幾個數字,哥哥姐姐們突然站起來,大聲叫喊著:“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媽媽生氣了,“立正,別說話,·······”她繼續陌聲地數著,滿臉很是發愁了,“不對呀,咋七個呀!”
大姐驚訝地說:“就是七個呀,那個李主任家的小王八蛋,不死,還跟著呢!”
站在河邊一個小土堆上的媽媽,突然害怕了,用手捂著眼睛,從指縫裏,向著隊伍最後麵的我看著,小孩子調皮的本性,一下就被媽媽這種搞笑的姿態激活了,在她想看又不敢看的時候,我一下就從後麵跑到她的跟前,並大聲地叫著:“呀!”當我雙手放在自己的頭上,表示自己有犄角,很厲害的時候。
媽媽卻非常恐懼地發出“啊”聲,連連後退,也就是兩步,直接半躺在河水裏了。
看到這種情形,除了三姐非常厭惡地看著我,三哥嘴中念念有詞外,其他幾個哥哥姐姐都大笑了,尤其是大哥和二哥,也跳進比較涼的河水裏,對著媽媽就潑水了。
當媽媽坐在水中,指著他們想發脾氣的時候,我也下水了,也笑嗬嗬地對著媽媽潑水了,媽媽看見我過來了,嚇壞了,大叫著:“啊——啊——別來,啊——啊——別來······”她說著往水中退著,我們就繼續往裏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