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是王賁不但會口算、筆算,還會畫圖例題綜合計算。
齊明劍真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出於好奇,就問他:“你怎麼能記這麼多組數字和算法?”
王賁說:“多麼,不多,比起八卦納萬物,簡單多了。”
聽說王賁也喜歡易術,齊明劍就問:“你知道,這水的危害,為什麼還敢扒河?”
王賁說:“命該如此,蒙恬將軍多次和我講過,不讓我挖溝決堤,說會破風水,他們也都說過,和你勸我一樣的話,可這也是沒有辦法,再這樣打下去,死人會得更多,這樣一個小小的魏國,都不能速戰速決,那將來麵對強大的齊楚,又是如何是好。”
提起來楚國,齊明劍心裏就想起了,將來王賁會與項羽決戰,便問:“如果將軍遇到強敵被圍困,或者說,現在大梁城裏被圍困就是你,你又會如何?”
王賁說:“那還能怎樣,你放心好了,我算過了,最多半年,魏王就得出城投降,就請特使靜候佳音。”
和王賁談話,讓齊明劍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以前,真是小看王賁了,一直以為他是一個魯莽之人,隻會殺人頭收獲戰功。原來,還真是心裏有數。
而王翦更是知道,借著這些機會,給他的子孫後代積累家業。隻是,不知道王翦的子孫,能否保留得住這份家業。
齊明劍不想讓王賁,把事做得太絕了,六國破滅了,畢竟十五年後,秦朝結束,後麵還跟著有一場,楚漢爭霸的大戰。
齊明劍希望從現在開始,就讓王賁視天下人為一家,這樣就是將來打起來,也都是一家人的事,一切都好說。
要是一味地拚死決戰,隻能讓相互之間更加仇視。
王賁說:“他也沒有想到,後果這樣嚴重,他每天收到的信件,都是在責備他,引水衝大梁的事。”
見王賁認錯了,齊明劍也就沒有說他什麼。
從王賁引河溝水灌大梁開始算起,三個月後,大梁城牆垮塌了,城裏人慌了,眾臣都勸魏王投降。
齊明劍也在這關鍵時刻,第三次見到魏王,魏王開出投降的條件,齊明劍帶著魏王給秦王的這封書信,回到鹹陽麵見秦王。
秦王二話沒說,讓齊明劍告訴王賁,無論魏王提什麼條件,隻他投降,承認魏國滅亡,他個人提出的條件,都可以答應他。
秦王問齊明劍,這個魏王,他不會,再和那個韓王一樣,再反叛了吧?
齊明劍說:“不會了,韓王是他的前車之鑒,他不會重蹈覆轍。”
秦王說:“這就好,韓王還是反得好,不過還是擔心這個魏王再反叛,也無所謂,大不了,就是再滅他一次。”
秦王把這事看得開,他真的不怕誰會謀反,他現在隻關心大秦版圖擴展,他對齊明劍給他講的,長城沿線的事,更感興趣。
齊明劍也毫無保留地,把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抗擊匈奴的見解,全都講了出來。
秦王聽非常高興,讓齊明劍快去配合王賁,滅掉魏國之後,再詳細說長城的事。
齊明劍回到王賁的兵營,帶來了秦王密信,讓他接受魏王的投降。
王賁也鬆了一口氣,總算是沒有做更大傷天害理之事。
王翦那提著的心也放下了,身體很快康複,他更怕黃河失控發大水。
滅了魏國,秦軍就有了足夠的力量,全麵對楚國開戰了。
能促成魏國投降這件事,齊明劍心裏自然是高興,避免了災難性的後果,又結束了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