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會博士(2 / 2)

齊明劍不敢和秦皇提長生不老的事,也沒敢提在海上遇到宛渠人。

齊明劍漸漸地退到了後麵,和與他並行的一個博士,聊了一起來。

這位博士,聽說齊明劍打過仗,就和他聊起來秦軍的演變,現在的秦軍,材官、騎士、樓船士已經是越來越專業了。

齊明劍知道,所說的這些官、士就是,步兵、騎兵和水軍,已經條例化管理了,而大秦的兵法,更像是軍隊的律法,每一項都規定十分細致。

秦軍編製配備,更是嚴格要求。從總體上來看,騎士的總量,相對要少;材官的數量,相對多一點;而最多的還是樓船士。

因各地具體用兵需要不同,各地兵力配備和類別分布,又有相當大的差異。

軍隊人數多了,軍糧需要量就大了。農業生產,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博士說:“幾畝地,一戶人家,這樣傳成幾千年,沒有人能誰真正理解,先民是怎樣把農耕文明,傳承下來的。”

齊明劍說:“也是,鹹陽這樣的大都市,建設成這樣大的規模,也隻是這十來年的事。”

博士說:“大城池,也是才建起來,上古就有城池了。”

齊明劍說:“都說夏朝就有都城了,還沒有見過像樣的城池。”

博士說:“有的老城池,被洪水吞了,有的毀於戰火,有的又在原址一上建新城了,老城自然就找不到了。”

齊明劍說:“埋在地裏的文物,留傳下去,也能說明問題,上古和遠古的先民,更多是居住在山洞裏。”

博士說:“窯洞城池,現在也很普遍,東暖夏涼,更適宜人居住。”

齊明劍感慨道,從北到南,都處都看到,先民的遺址。隻是,那些山洞,不住人,也就垮塌了。

博士說:“好古的人,現在還是大有人在,你沒聽說過嗎,有人把家財都換古董了,守著古董過日子,還是要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把古代文明發揚光大。”

齊明劍心想,李斯當上丞相之後,他就一直在推行大一統的封建帝製格局,秦皇更希望,大秦有大的超越。

而李斯也開始走上了極端,除了博士等官職的人,可以收藏《詩》、《書》,他建議秦皇下旨,不得其他人,收藏六國的《詩》《書》,更不允許人,借古非議大秦。醫藥、卜筮、種植等書,還是可以留下來。誰要想學法令,可以向秦吏學習。

提起這些事,齊明劍就說,丞相這樣做,是不是太過了。

博士說,是有些過了,不過這樣也很好,博士更知道珍惜書了。

齊明劍說:“我差點把正事給忘了,你們都知道,易與天地準,為什麼不把傳道答疑解惑的方法,用於科學研究?”

博士問:“你想研究什麼?”

齊明劍說:“比如說,道的物理學研究。”

有博士問:“什麼是物理學?”

齊明劍說:“研究物質規律,不改物質化學性質的學問。”

博士說:“要是改變,物質的化學性質呢?”

齊明劍說:“那就是化學了。”

博士說:“宇宙萬物,一刻也沒有停止,道,非常道,你這個研究,就是一個“常道”,這是中間過程。”

齊明劍說:“所以我才說,把各種專業技術,變成科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