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當空,撒下了無邊的殺意。
同樣是二千人的蒙山衛明軍嚴陣以待,蕭索的秋風吹過每一張臉孔,麵對前方列陣的清軍,有人膽怯,有人退縮,可更多的人煥發出了難言的激昂之意。
殺!殺!殺!
聲音嘹亮,滿是決絕,直衝雲霄,激蕩著遠山的天際。
沒有援兵,沒有退路,唯獨手中的戰刀,可以殺出一分生機!
韓信背水而戰,以弱擊強,大勝趙軍,蒙山衛明軍又能否創造出一個新的奇跡!
秦風回望身後的將士們,心中感激:國難當頭,男兒當赴,這場戰鬥,他並無全勝把握,但他必需一拚!
蒙山衛明軍並非全都情願與清軍一戰,可如今背水而戰,麵對的清軍中還有五百滿洲八旗,這無疑表明了清廷剿滅他們的決心。
秦風徹底封死了明軍的退路,把明軍帶到了這絕境之地,如此一來明軍唯有死戰!
大源河的波濤聲此起彼伏,卻被一陣陣的喊殺聲給淹沒了,煙塵滾滾,大地搖晃,清軍終於發動了進攻。
秦風拔出戰刀,刀刃似雪如幻。
他不看攻過來的清軍,而是回頭望去,麵對神態各異的明軍將士,他沉聲低吼道:“你們中有人會恨我,恨我吧你們帶到這九死一生的戰場。”他戰刀高舉,縱聲狂笑:“可此戰過後,你們會感激我,因為此戰會讓你們成為天下矚目的英雄!”
明軍將士們有些迷惑,可秦風的一陣慷慨激昂充滿了感染力,‘英雄’二字更像是火苗逐漸在每個人心中萌芽。
戰火已起,避無可避,那就做一回英雄,雖死無憾!
麵對清軍的攻勢,明軍並沒有上前迎擊,而是原地不動,隻是擺出一片如林長槍,等待著敵軍的衝擊。
敵軍未到,羽箭已如雨而下。
明軍個個披甲,又將自製的木盾高舉過頂,相互掩護,密不透風,清軍的羽箭雖然蝗蟲掃過,卻並不能帶來多少傷害。
清軍陣營裏,見到弓箭急襲沒有什麼效果,卓爾翰麵色不善,羅明堂說亂賊隻是烏合之眾,如今看來竟有幾分精銳之師的樣子,不過他也並不太過在意,臉上還流露出譏諷之色,他的對手看似勇武,實乃一個無知狂徒!
韓信何等英雄!他手下的漢軍,更是百戰餘生的鐵血勇士!
對麵那個賊首如何敢和韓信相比?
背水而戰?
簡直就是自絕退路,愚蠢透頂。
卓爾翰輕視對手,但作戰時並不懈怠,一出手就派出幾乎全部的綠營兵馬,隻給衡州知府羅明堂二百親兵作為後備,還有就是他帶來的五百滿洲八旗。
大源河岸這個戰場,周邊一目了然,沒有一處可以伏兵的地方,這也意味著敵人不可能憑借花招和詭計取勝。
三千對二千,兵力優勢明顯,隨著持續的交戰,兵力薄弱一方一定會被逼著後撤,下場不是被趕進大源河裏,就是被切割並逐個擊潰。
如此大好形勢,卓爾翰想不出敵軍有任何的機會。
實際上正如卓爾翰判斷的那樣,兩軍在接戰之後,敵軍堅持了沒多久,防線就出現了動搖,而且動搖的還是其主陣。
難道說韓信的背水之戰是無法複製的經典嗎?
戰場上,刀光劍影,殺聲震天。
奮戰在主陣第一線的秦風遍體生津,鬥誌旺盛,怒吼聲中,他不斷騰空躍起,再揮刀劈下,收割著一條條清兵的生命。
然而,秦風雖勇,腳下卻在不斷的後退,連同整個中軍都在向內收縮。
交戰之初,秦風所在的主陣是向前突出,與左右兩翼形成了一個弓形陣,造成中軍目標明顯,自然最先受到了清軍的攻擊。
而現在,中軍在不斷退後之中,已經和兩翼持平,由弓形陣變成了一條筆直的戰線。
清軍攻擊順利,攻勢越發的凶猛,明軍好像堅持不住了一般,中軍依然難以阻擋,後退的速度雖然不快,可看上去隨時都可能會崩潰。
中軍如果崩潰,兩翼就會失去聯係,各自為戰之下全軍覆滅將無法避免。
此刻,清軍顯然占據了戰場上的主動權,而且離勝利似乎隻有一步之遙。
蒙山衛明軍在清軍勢如破竹般的攻勢下,陣線被擠壓的越來越薄弱,許多士卒都在往兩翼退去,看樣子已經失去了死戰到底的意誌。
秦風仗著敏捷的身手,騰挪之中,勉強堅持,突然一杆長刀戳來,他霍然出手,已抓住了刀柄。
那刀柄被抓的清兵怪叫一聲,叫聲中滿是難以置信,又引來數杆長槍刺向秦風。
千鈞一發之際,秦風嘶吼一聲,全力扯動,那清兵連人帶刀被拖了過來,踉蹌欲倒的身體正好替秦風擋住其他的數杆長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