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詐城(1 / 2)

冷颼颼的風呼呼地刮著,枝條無力的搖曳,一眼望去盡是滿目的蕭條,成堆的枯黃,彌漫著無限的惆悵和淒涼。

初冬,在不經意間悄然到來。

而人心,卻早已如嚴冬一般,變得冰冷落寞。

上林縣三裏營,這裏本是大明南丹衛的駐紮地,而現在已經成為南下清軍所取得的戰績之一,幾乎是兵不血刃的奪下了這一處貫穿桂、黔、川的軍事重鎮。

南丹衛指揮使投降清軍後,趙布泰為了避免明軍複叛,命令南丹衛守軍留下五百人駐守原地後,其餘的大部兵馬隨同清軍一起南下。

這樣做不僅是為了監視投降明軍,也為了在必要的時候,讓他們充當滿洲八旗的炮灰,去與晉王李定國的主力交戰。

如此以漢製漢是滿清一貫的做法,正因為這樣才讓滿洲八旗一直保持著極小的戰損,為他們統治整個天下,以及威懾各地投降的漢人軍隊提供有力的保障。

而在趙布泰帶走南丹衛的投降明軍大部之後,還留下了五十人的漢八旗韃子,這些老牌漢奸是趙布泰控製此地的核心,畢竟後方雖然不會存在太大的危險,可南丹衛位置重要,他還是留了幾分小心。

南丹衛寨門前,守營的清兵們百無聊賴的拄槍打盹,突然一陣馬蹄聲響把他們驚醒,塔樓上立刻有人叫道:“有一支隊伍過來了。”

蒼涼的號角聲中,南丹衛裏頓時一陣騷動,很快就有清兵張弓搭箭,對準了從遠方而來的人馬。

秦風拉韁駐馬,眺望著前方的南丹衛營寨,眼中寒芒四射。

他已經從楊再興口中得知了南丹衛的大致情況,並且派了斥候對南丹衛守軍做了充分的偵查,隻為了此刻一鼓而下,奪取這個戰略重鎮。

南丹衛雖然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可是對於目前的明清態勢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可這不等於沒有利用價值。

至少在秦風看來,南丹衛絕對是個渾水摸魚的好地方。

早在南下之時,秦風就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夠調動趙布泰的這一路清軍,減緩他與其它二路清軍會師的速度,從而為南明小朝廷調整布防贏得時間。

而隨著楊再興這個南丹衛逃亡千戶的出現,立刻就給秦風帶來了一個契機,讓他的腦海中構思出了一連串的布局。

南丹衛如果發生意外,必然會影響清廷向南的物資輸送,為了保證後路暢通,趙布泰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秦風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讓蒙山軍成為趙布泰的跗骨之俎。

南丹衛寨樓上,王謝望著不緩不急朝這邊行來的隊伍,神色輕鬆的舉起右手,示意清兵們不用緊張。

王謝是趙布泰留守在南丹衛的主官,作為一個清軍遊擊,他不能在南下之戰中建功立業,反而要呆在這個枯燥的地方駐守,難免讓他心生鬱氣。

不過,當他仔細打量完營寨外的隊伍後,王謝的臉上流露出了些許的笑容,心情看樣子似乎是好了一些。

過來的隊伍大概有三百人,穿的都是綠營裝束,其中披甲的很少,卻有很多裝著糧袋的馬車隨行,想來是給前線押運糧草隊伍。

糧草隊伍裏不一定隻有糧草,或許還有犒勞前線將士的美酒,肉食。

南丹衛裏可是一窮二白,王謝每日除了幹糧外,隻能醃點野菜解饞,嘴裏早就淡出鳥了,此時可能有美酒佳肴送上門,他如何能夠不高興?

當然,這一切都取決於王謝所看到的真是一支運糧隊伍。

不過對此,王謝並不懷疑,他很清楚方圓幾十裏內成建製的明軍都或降或逃,何況就算有一些散兵遊勇,難道還敢攻城拔寨不成?

王謝幹笑了一聲,被自己內心深處一絲荒謬的警惕給弄笑了。

沒過多久,運糧隊伍就要了南丹衛的營寨之下。

秦風獨自一人騎馬來到寨門前,掃了眼寨樓上的清兵,洪亮的聲音中帶著毫不掩飾的不屑道:“寨內可有人答話?”

王謝心中一驚,對方的語氣挑釁味十足,顯然沒把南丹衛放在眼裏,難道說不是一支三流的押糧隊伍?

念及這裏,王謝已把從糧隊裏麵弄些美酒佳肴的想法拋到腦後,神色一凜道:“在下是征南將軍麾下遊擊王謝,請問這位將軍是......”

秦風微微側了側臉龐,戰盔掩蓋了他皺起的眉頭。

根據之前的探報,南丹衛裏有敵軍五百左右,而且軍容鬆弛,秦風來到營寨下時,看到守軍無精打采的樣子,心想這些剛剛投降的明軍多少還沉浸在叛變的複雜心境之中,隻要擺出足夠的威勢,一定能夠瞬間擊垮他們脆弱的心理防線,騙開寨門一舉而下應該水到渠成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