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塵埃落地,激烈的戰場逐漸恢複了平靜。
線國安棄軍逃走之後,與義軍交戰的清軍再也沒有了繼續抵抗的鬥誌,紛紛丟棄了兵器,跪地投降。
此役清軍五千兵馬,除了數百騎兵和少數步卒逃脫外,有將近二千六百人被俘,其中清軍將佐就有十三人,可謂是蒙山軍曆次戰役中所取得的最大一場勝利。
然而,秦風的神色中並沒有太多的喜色,聽著餘小林向他彙報道:“此役我軍陣亡有二百七十六人,傷三百二十人,經過醫官診治,傷者中有一半人恐怕很難挺過去。”
秦風點了點頭,臉上的傷感之色溢於言表。
他費盡心思,把握住了最有利於蒙山軍的時機攻擊清軍,為的是把蒙山軍的傷亡控製到最小,可最終還是付出了六百餘人傷亡的代價。
以步對騎,終究先天不足,騎兵無可爭議的是戰場上最具殺傷力的利刃。
餘小林看了眼秦風的臉色,猶豫了下後繼續道:“將軍,楊千戶那裏傷亡頗大,當場戰死者就有二千一百人,剩下的也幾乎人人帶傷。”
楊再興五千義軍戰前逃跑了二千,剩下三千兵馬戰亡了三分之二還多,這對於一支軍隊而言幾乎可以說是全軍覆滅。
秦風眼中一陣黯然,義軍如此慘重代價雖是清軍造成,可始作俑者卻是他自己!
為了創造戰機,他不惜以義軍為餌,誘清軍與之交戰,消耗其士氣,從而在最後時刻抓住清軍軟肋,一擊製勝!
很高明的戰術,同樣也是很卑劣的做法。
戰場無情,隻以勝敗論英雄,在戰場上講道義那是笑話,為了最終勝利任誰都可以不計手段,有時付出一些犧牲也是無可厚非。
秦風明白這個道理,也一直覺得自己做的沒錯,可心中多少有些不忍,而當他看到活下來的義軍將士們時,他的心不由自主的開始絞痛。
他就像是個逃兵,離開戰場躲進了自己的大帳之中,隻為了回避那一雙雙充滿感恩的眼神。
絕處逢生,麵對救命恩人的秦風,義軍將士們如何能夠不感激!
除了楊再興外,義軍中沒有人知道秦風的全盤計劃,義軍將士們看到蒙山軍出現時,隻當是及時趕到的援軍,心中無不感激涕淋,卻不知道他們隻是這場戰役的犧牲品。
哀哉!歎哉!
世間總有太多兩難的取舍,而在這個黑暗的時代,秦風不得不取大義而舍小義,他心中的一切愧疚隻有等到黎明到來時再一起償還。
餘小林停下來等在一旁,見到秦風的神色逐漸歸於平靜,才輕聲說道:“將軍,屬下已經根據你的命令安排下去,所有傷員清洗傷口時一定要用煮沸過的水,包紮的繃帶也同樣要在沸水中煮過,而且每日早晚都要更換。”
秦風想了一下,認真道:“義軍傷員都必需住進帳篷,夥食上也要給予最大的優待。”
餘小林鄭重答應後,問道:“將軍,清軍戰俘該如何處置?”
秦風神色一變,眼中閃過一道陰鬱之色,厲聲道:“所有清軍戰兵一律處死,輔兵和民夫選出身強體壯,家世清白的編入各營,其他人就地遣散。”
殺俘不詳,可秦風依然要殺!
從蒙山軍的第一戰起,秦風對於戰俘一直都隻處死軍官,普通兵卒一般都既往不咎。
可是此次的戰俘他無法一視同仁,雖然線國安帶來的清軍都是漢人,可也是南征北戰,手上沾滿同胞鮮血的漢奸,不殺光他們如何對得起祖宗家法,如何對得起死在他們手中的無辜生靈!
何況楊再興的義軍幾乎全軍覆滅,秦風也要給義軍一個交代,所以無論從何種角度,這些清軍戰俘一定要死!
當然,秦風雖然心中恨極,但也不是個濫殺之人,這才放過了千餘輔兵和民夫,這些多數都是窮苦百姓,許多還是被清軍強征來當壯丁的可憐人。
得到了秦風的指令,餘小林躬身退出了大帳,而他前腳剛走,陳興霸就急匆匆的跑了進來,語氣略顯激動道:“一切正如將軍所料,線國安敗逃之後,果然躲進了南丹衛中。”
秦風聞言雙眼微微眯起,伸出右手張開了手掌,然後又牢牢的握緊,仿佛天地之間的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
明月窺人,清風森冷。一陣山風吹過,樹影婆娑,有如鬼怪在張牙舞爪。
線國安兵敗如山,所率的五千人馬,此時能夠逃進南丹衛的殘兵不足七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