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布泰一人之決,全軍都將受他連累。
隻因他想做的事情太過嚴重,嚴重到會讓天下震動,受萬人唾棄!
屠城!
趙布泰的命令隻有兩個字:屠城!
自從天下大亂,戰火四起,屠城並不少見,而在滿清入關之後,更是把屠城當成兒戲,隻要守軍敢於抵抗,下場便是人畜不留。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無數的城市化作廢墟,千萬無辜百姓淪為冤魂,清軍之作為罄竹難書,令人發指。
然而近些年來,滿清意識到一味屠戮隻會遭來漢人百姓的強烈反彈。因此為了穩定天下,各地大行懷柔政策,對於殺戮過重的地方采取免稅減賦的仁政,而百姓思安,在有衣可穿,有糧可食的情況下,自然失去了反抗的意誌,哪怕被異族統治。
此次清軍三路大軍南下滅明,一路攻破不少城池,雖然奸淫辱掠的事情也並不少見,卻並沒有大規模的殺戮,更別說是屠光一城百姓。
而趙布泰竟然想到了屠城,這不僅違背了滿清當下的政策,而且他想屠滅的還是一座投降滿清二年之久,名義上已經是滿清領土的一省首府。
桂林城本就是一座大城,往日人口就有十多萬,而且如今處於戰時,周圍村莊的百姓為了避免戰火波及,都逃進了城中避難,使得城中人口激增到了二十萬左右。
若是真的按照趙布泰的軍令,殺光城裏的二十萬百姓,那所產生的影響必然無比巨大,清軍接下去攻占南明領土時,極有可能遭到頑強抵抗,每一座城池的爭奪恐怕都是一場血戰。
這絕對不是清廷願意看到的,所以為了統一大業,以及給天下漢人一個交代,趙布泰以及他所屬兵馬定會受到懲處。
南下滅明,本是建功立業,飛黃騰達的大好良機,趙布泰所部將領們都對此滿是憧憬,可一旦屠滅了桂林城,恐怕功勞化作了泡影,原本的軍職官位都有可能不保。
張國柱等人其實並不在意屠城,這些可以參與攻滅南明戰役的人,大多數都身經百戰,殺戮極重,屠城對他們而言隻是稀鬆平常的小事,還能給他們帶來不菲的財富。
可今日不同往日,屠戮一座朝廷治下的城池,帶來的可不是財富,而是罪過,所有人都不願承受的罪過。
當然,除了趙布泰以外。
沉雷更緊,一聲聲如響在耳邊,趙布泰臉色有些潮紅,他從屋子裏這些人身上感受到了抗拒和不滿。
這種感覺很陌生,自從他統軍以來,部下從未有過這種態度。
刹那間,趙布泰猶豫了,可很快神色再次變得堅定,一臉陰沉道:“諸將是想要抗命嗎?”
隻聽‘啪’的一聲,茶杯落地碎開,趙布泰拂袖而起,雙目泛寒的直指地上的碎瓷道:“誰敢抗命,如同此杯!”
屋內忽然靜寂下來,呼吸可聞,張國柱低下頭,再不敢有任何言語。
不知過了多久,屋裏的燭火明了暗,暗了滅,趙布泰見天空濃雲密布,雷聲反倒稀少了,他眼中有股難以言述的意味,語氣放緩道:“屠城乃是本帥一人的決定,與諸將無關,日後朝廷若要追究,將由本帥一人承擔!”
眾人麵麵相窺,半晌之後不約而同的跪倒在地,大聲道:“願與大帥同心同德!”言不由衷,卻也不得不言。
趙布泰心中已得魔障,若誰阻止他泄憤,恐怕眼下就將承受他的雷霆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