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平深得李定國信任,對於當初那些留在廣西的釘子,他是少有的幾個知情人之一,對於每一個釘子的身份也是了如指掌。
這些釘子被安插在廣西各地已經好多年,隨著李定國無力反攻,滿清不斷做大,他們的心思可能會變化,估計已有人對大明徹底死心,隻想著安心吃滿清的俸祿過日子。
所幸釘子之間互不認識,否則難免有人被其中的變節之人出賣給清廷。
而當秦風大敗清軍於廣西後,釘子們的心思可能會有了變化,可無論變節與否,他們是李定國安插下來的,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能輕易的向秦風表露身份。
而這也就是吳中平向秦風表達歉意的原因之一,蒙山軍在廣西與清軍鏖戰,釘子們袖手旁觀沒有提供任何幫助,其中就算有人並未變節,心中怕是也隻有李定國,而無半點大局觀,甚至不把大明天下放在心上。
兵卒隻認將帥,不知君王國家,這在當今這個世道再正常不過。
吳中平雖然沒有第一時刻告訴秦風他在廣西所掌握的資源,但能夠現在坦白倒也不算太晚,秦風稍有失落外,並沒有外人想象中會表現出氣憤。
別人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幫忙是客氣,不幫忙也談不上過錯,自己所積攢的力量才是唯一值得信任且依靠的。
在秦風心中,蒙山軍就是他的全部,除此以外他並無多求。
當然,送上門來的資源有用白不用,就好像彩蝶和駱子君他們,隻要可以達成初步的共識,雙方各求所需,互有利好,何樂而不為呢?
吳中平拿下梧州,必定暴露了不少的釘子,而他敢這麼做,也一定得到了李定國的允許,至於到底還剩下多少值得信任,並且可以投入使用的釘子,秦風很是關心,因為他或許可以派上大用,不用豈不是浪費資源。
吳中平不說不算罪過,可白白浪費資源可就不應該了,漢家百姓自古以節儉為美德,浪費那就是失德,敗德,為了不讓吳中平德行有損,秦風很有必要幫他一把,把他腦子裏的一切資源全給挖出來。
於是,秦風在稱讚了幾句晉王高瞻遠矚之後,臉上多了一絲神聖之氣,突然問道:“吳先生,如果可以話,本將希望知道除了梧州以外,你還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多少地盤?”
羅明堂在旁冷笑一聲,他不認為吳中平願意徹底坦白。
吳中平確實猶豫了,可當望見秦風炙熱的雙眼後,他終是咬牙說道:“柳州參將李賀也是晉王安插的釘子之一,卑職拿下梧州後當天,就收到了他派人送來的密信。”說著,他將一張繡著鴛鴦戲水,用上等油彩染製過的大紅繡帕遞給了過來。
隻說出了一個釘子,可分量卻不是一般的重。
秦風沒有笑話從吳中平手中接過來的另類密信,密信用女人的繡帕來作掩飾,可見寫下密信之人做事十分謹慎。
僅憑這點,密信上的內容就可多信三分。
而即使李賀已經叛變的可能性極高,這密信是他拋出來的一個致命誘餌,秦風可能也會選擇賭上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