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憑什麼能夠奪得天下,不是他們有多好,而是他們比大明,李闖能讓百姓多看到了幾分活下去的希望。
小冰河時期基本結束了,天下百姓十不存三,大量土地被荒廢,而隻要給予穩定的環境,不愁種不出糧食,而且人口銳減之下,糧食隻會有剩餘,百姓不用再擔心食不果腹的日子。
對於滿清朝廷而言,他們的負擔亦是變小,所以才敢給各地經曆過戰火嚴重荼毒的地方免除一切稅收,自然輕而易舉的爭取到了民心,百姓所求不多,隻要可以活下去,不會去管誰做皇帝,哪怕剃發為奴總比餓死要強上百倍。
而羅明堂可以免稅嗎?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秦風需要大量金錢養兵練兵,羅明堂雖然有著巨大財富的積累,可不說平日裏在軍備上的消耗,一旦打起仗來花費絕對是天文數字,入不敷出之下,羅明堂的底子早晚也會被掏空。
大明亡國很大程度就是由於財政赤字,軍餉難以為繼,導致軍心渙散,兵變不斷,所以要維持以及增強蒙山軍的戰力,不能僅依靠秦風的威望,來點實在的金錢犒賞更能讓兵將產生歸屬感,軍餉必需要有,甚至要多!
所以羅明堂不可能不收稅,有必要的話還要收重稅,可這需要民間富裕作為前提條件,否則老百姓們都窮的叮當響,再收重稅必定失去民心,激發民變,大明瀕臨亡國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羅明堂不會蠢到做這種殺雞取卵之事。
於是,要在根本上解決收稅的問題,那就必需要讓老百姓變得有錢。
鼓勵開墾拓荒,開發民間商業,發展水路運輸,增進各地交往,以及人口變遷流動,這一切都是發財致富之道。
羅明堂在衡州府十分注重商業,在其他方麵同樣是大力扶住,建設,這才造就衡州府的繁華,他的一套致富模式也可以用在廣西之上,可他要速成,就一定要讓百姓們全力配合,而且不能依靠高壓政策,唯有盡得民心,激發百姓自身的積極性,才是長久之計。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每一個掌權者都懂,而做起來卻是無比艱難。
羅明堂亦是知道難度之大,所以他找到了陸東陽,利用他對韃子刻骨銘心的仇恨,勸說他去各地策反。
陸東陽的人脈確實可以為策反提供便利,可人脈是有限度的,不給陸東陽麵子的人可是不少,而既然勸說不成,那隻有刀兵相見。
陸東陽一路策反,亦是一路征伐,他的二千兵沒有什麼戰鬥力,欺負一下小城小縣還是綽綽有餘,而這支叛逃之軍在戰火燃起後,不可能指望他們有蒙山軍那樣嚴明的軍紀,怕是和賊匪沒什麼兩樣,老百姓隻會跟著清軍一起倒黴。
而隨著戰鬥次數不斷增加,陸東陽的兩千弱兵在鮮血和殺戮的刺激下,會變得更加的凶殘惡毒,犯下滔天大罪亦有可能。
羅明堂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而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陸東陽領兵犯下的罪惡越多,羅明堂隻會越滿意。
別人不作惡,他又如何可以扮好人?
在羅明堂的計劃中,他會以大善人的身份去安撫那些被陸東陽傷害的百姓,獲取好感之後,再讓秦風派兵剿滅陸東陽的人馬,從而化解百姓心中的仇恨,同時付出一定的錢糧補償,經過這樣的三管齊下,羅明堂絕對可以確立威望,贏得百姓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