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分權(中)(1 / 2)

秦風不僅要經略廣西,還要把廣西打造成銅牆鐵壁,成為永不陷落之地。

從當今天下局勢來看,可以作為根基與滿清對抗的最佳地方乃是四川,這片土地自古就是易守難攻之地,而且有天府之國的美稱,適用於作為耕田的土地不計其數,隻要給予相對穩定的環境,養育百萬精兵都不在話下。

後世抗戰,四川稱得上中流砥柱,提供兵員數百萬,後期更是達到了無川不成軍的程度,單純從養民養兵上來講,華夏大地沒有比四川更適合的地方了。

另外,有言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那裏有無數奇麗驚險,以及不可淩越的磅礴氣勢,作為景觀無疑的絕妙的觀賞之地,可行軍打仗卻是噩夢般的地方。

無論多麼強大的入侵者,進攻川地都會受限於地形,導致兵力難以大規模的展開,行進艱難,隻要守衛者抵抗堅決,即使以弱勢之兵,也可擋十倍之敵,守上個十幾年不成問題。

而且四川的反清力量一點不弱,僅僅戰兵估計就要超過二十萬,滿洲八旗加在一起也沒有這個數字,還有不弱於滿清的水師,扼守三峽水域,再從戰兵的精銳程度而言,四川的軍隊也堪稱強悍,可為什麼打不出去,一直困守在川地呢?

這就是一直困擾南明政權的致命問題!

政令無法統一,派別林立,還相互攻伐,因此南明幾個皇帝雖然不能說差,可都在短短幾年裏就被滿清覆滅,直到永曆登基,各勢力為了求存才算是團結在了一起,又有李定國強力扶持,才勉強與滿清對抗到現在。

可是派別之間總是有難以消除的隔閡,四川的軍隊又太過複雜,不僅有明軍,闖軍,西軍,還有不願跟隨孫可望降清的秦軍,他們之間過去都有著血海深仇,即使能夠壓製住複仇的心思,又怎麼可能完全相互信任。

這也是秦風不願領兵進去四川,而是選擇經略廣西的最主要原因,四川的地盤基本已被各軍分的差不多了,秦風去那裏總要有地方落腳,免不了會和友軍產生摩擦,還不如留在廣西一家獨大,可以全心全意的對付滿清。

何況廣西境內的土地有將近四成是由山地構成,同樣多是易守難攻之地,而且自古廣西出精兵,廣西狼兵更是享譽天下。

滿清之所以能迅速攻占廣西,因為孫可望降清時把南明各地的兵力分布,關隘寨堡的情報全部透露給了清廷,清廷也做出了極為迅速的反應,趁著李定國還在收拾和孫可望交戰後的爛攤子時,一舉出兵南下,避長取短,攻其薄弱。

李定國完全沒有時間做出調整,隻能一味的收縮兵力,避免被個個擊破,這才讓廣西迅速淪陷,滿清幾乎是不戰而下。

而現在的情況大不相同,清軍南下滅明的三路大軍裏,吳三桂和多尼的清軍主力被李定國和永曆帝吸引,趙布泰的人馬已名存實亡,柳州府的沙裏奇要是不馬上逃出廣西,等到張國柱布置完畢,下場基本就是和海爾圖一樣被殲滅。

無論沙裏奇所部被滅還是逃脫,剩下的南寧府那支清軍獨木難支,必定會離開廣西,自此秦風將徹底把廣西光複。

在清軍遭到如此挫敗之後,四川的各部軍隊要是不蠢的話,必然要有所響應,其中還有唇亡齒寒的道理,再不出兵那就真成豬隊友了。

這樣一來,滿清本就不多的野戰兵力又會被四川吸引掉一部分,剩下還能有多少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