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取代(2 / 2)

羅明堂等秦風看完那份詔書,才笑著說道:“韃子真是下血本了,都不怕我們進攻湖廣,看來是非要滅了永曆不可。”

吳中平神色遠沒有羅明堂輕鬆,沉聲道:“南寧府的清軍於昨夜離開了廣西,他們走的很匆忙,把三千多的輔兵全部拋棄了。”

如果說蒙山軍在廣西境內數次戰鬥中最大的收獲是什麼,那就是俘獲了大量的清軍輔兵,這些輔兵不是漢奸隊伍,大部分人都是被滿清強征過來的民夫,使用上絲毫無需顧慮,不僅可以作為新卒補充進蒙山軍,也可以當做勞力使用,廣西百廢待興,正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不用打仗就可獲得三千輔兵,本是值得開心的事情,可不僅吳中平臉上不見喜色,秦風也是神情凜然,說道:“怪不得我們攻下桂林府,殺了趙布泰後,清廷遲遲沒有做出反應,現在想來他們一定有過激烈的爭論,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才做出了現在的決定。”

羅明堂笑容中多了絲玩味,說道:“韃子裏還是有眼光卓越之人的,他們這樣做很對,可那是對過去而言,現在還是貫徹從前的做法,那就是大錯特錯。”

吳中平低著頭,他心中讚同羅明堂所言,可情感上無法接受,因為他曾是李定國的幕僚,受過李定國的大恩。

羅明堂找到的那份詔書上的內容,對蒙山軍大為有利,可對李定國卻是巨大的威脅!

清廷不僅攻滅南明小朝廷的方針不變,還重新組建了一支大軍,由皇太極第五子,多羅承澤郡王碩塞統領,兵力超過八萬人,幾乎調集了湖廣甘陝地方所有的綠營精銳,同時獲得了鑲黃旗一部的補充,可謂兵強馬壯,來勢洶洶。

從南寧府撤出的清軍也不是逃跑,而是轉進,與碩塞會師後一起繞過廣西,盡量避免與沿路敵軍接觸,以首先攻滅南明永曆為重。

如果柳州府的清軍沒有被蒙山軍殲滅,他們也會出城轉進,幾路人馬彙集在一起後,那就是十萬大軍。

清廷的這一次手筆,堪稱孤注一擲,已經做好了部分地區糜爛的準備,可隻要南明永曆一亡,便不擔心收拾不了局麵。

在後世,永曆皇帝被殺,南明覆滅產生了致命後果,幾乎讓所有還在抵抗的明軍選擇投降,因為大明皇帝一死,明軍就失去了效忠的對象,繼續抵抗又有何意義?

而大西軍,闖軍也無法再打出明軍的旗號,必然會失去民眾的支持,即使不降,也不過多堅持幾年,再難有所作為。

秦風很清楚這些,所以一直試圖削弱清軍南下滅明的實力,可現在他把趙布泰的人馬幾乎消滅了個幹淨,清廷反倒是下了狠勁,一口氣又組織起了數量更為龐大的軍隊。

若是碩塞率軍南下,清軍滅明的實力隻強不弱!李定國如何去抵擋?

作為李定國的幕僚,吳中平自然心急如焚,他完全可以想象大西軍被擊敗的悲壯場景,李定國就算是一代戰神,在如此巨大的劣勢下,實乃難有取勝的機會。

李定國敗了,永曆皇帝一定難以活命,可永曆皇帝死了,不一定像前世那樣產生災難性的結果,因為這個天下還有一人可以名正言順的取代永曆皇帝。

那就是大明太子朱慈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