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秦風的一聲令下,城牆上滾石擂木箭矢俱下,衝近南門的清騎頓時死傷慘重,城門這時候又突然打開,楊再興率領百餘騎兵歡天喜地的出城撿人頭,一個人頭五兩銀子,這是韃子騎兵的價格,楊再興等人有銀子可以輕鬆到手,能不歡天喜地嗎?
清騎根本沒有攻城的能力,像是活靶子般被一個個從馬上擊落,慌亂之下,又遭受了楊再興的突襲,瞬間成了一群潰兵,楊再興殺的興起,一路追擊到了清軍大股人馬的前沿,那裏眾多清軍輔兵正在築壘建營,結果被自己人衝擊的四散而逃,場麵極度混亂不堪。
直到清軍副帥察尼率領大量騎兵趕到,楊再興等人才滿載而歸的退回貴陽城。
察尼是多鐸第四子,多尼的弟弟,受封多羅貝勒,此次與兄長多尼一起領兵南征,比起多尼的儒將風範,察尼更像是一個純粹的女真勇士,體格魁梧,性子暴烈無比。
蒙山軍的懸屍做法也把察尼看的血氣翻滾,恨不得拔出刀來跳上城頭去,將那個叫秦風的惡魔砍上十七八段才解恨。
可心中再恨,察尼也不願看到毫無意義的犧牲,他揮動著馬鞭,狠狠抽打著那幾個逃回來的清騎,怒罵道:“混賬,擅自攻城者斬!老子的命令,你們都敢不聽了!”
因為蒙山軍這麼點小伎倆,清軍就死傷了百餘人,察尼當然會暴跳如雷,卻也不想太過責難違令衝殺的清騎,這些人在他心中都是有血性的勇士,雖然犯了過錯,但還是有可取之處,察尼由於自身性格的關係,最欣賞有血性的部下。
可欣賞歸欣賞,察尼還是立刻下令約束各軍,這樣的犧牲斷不能再次發生,他心裏同時暗暗發誓,等攻下貴陽,必定屠城泄憤!
懸屍讓部分清軍憤怒,可更多的清軍卻感到畏懼,蒙山軍的威名早就如雷貫耳,他們的殺伐狠厲亦是令人膽寒,如今用屍體羞辱清軍,無疑表明了蒙山軍在激怒敵人,同時做好了死守貴陽的準備,以及不會投降的決心,因為降了也肯定難逃屠戮。
秦風依著牆垛口子而站,看著城外布陣的清軍,神色之中絲毫不顯緊張,他突然發現堅守貴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清軍兵力是他數倍又如何?蒙山軍士氣高昂,糧草充足,隻要不犯錯誤,又何懼清軍來攻?清軍真的願意不計代價消滅蒙山軍嗎?
南明永曆未亡,李定國的大西軍主力還在,天下各地的反清勢力亦是尚存,清廷又有多少本錢可供揮霍,多尼所部清軍可都是清廷的骨血精銳,他們真敢拿來與蒙山軍死磕?
清廷不敢,至少當前天下的形勢不允許清廷這麼做,多尼同樣很清楚這一點,可他手上有一些價值不大的牌可以打出去,比如南征一路下來投靠的大量降兵,攻城時用來當炮灰使用再合適不過,這也是多尼堅信能殲滅蒙山軍的最大依仗。
用漢人對付漢人,這是滿清入關後用慣的手段,多尼征戰多年,用起來更是爐火純青,他不求降兵能攻破貴陽,隻要能削弱蒙山軍的實力就行。
雙方各懷心思,大戰也是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