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德率麾下八百多人從及五百八旗兵卒冒死從填平的護門壕衝入城中,並成功的避開了城頭礌石滾木的攻擊距離,付出了差不多一半人馬的代價後,成功搶占了一條街道,並以幾座院子為依托,負隅頑抗,等待後麵的援兵進城來再合兵一舉將南城樓奪下。
攻擊的順利超過了趙天德的想象,他本來以為必然會被蒙山軍反擊出城,到時候他會果斷逃出城去,並在身上弄點小傷,這場貴陽攻防戰也就和他再無關係了。
不過現在,趙天德怎麼也想不到他竟然衝進來了,還站穩了腳跟,如果貴陽城就這麼被攻下,那他趙天德就是首功,日後或許真能像察尼承諾的那樣,封個王爺來當。
原本慘淡的未來,轉眼間就化作了一條康莊大道,讓趙天德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力氣,下令手下的數百人馬全力堅守到貴陽城破為止。
可惜城外城內消息斷絕,趙天德不知道他們占據一條街道後,蒙山軍就從城牆西南角暗門堅決出擊,頓時殺潰了正準備攻城的清軍精銳,六千多人潰亂一團,麵對壯夷狼兵們凶狠無比的攻擊,他們除了恨不得爹娘多生兩條腿跑路外,誰還會想著繼續攻城?
十倍左右的兵力差距,卻上演了一幕經典的以少勝多,在有心算無心,以及時機把握的絕妙結合下,秦風這一招真正打疼了清軍。
壯夷狼兵們的瘋狂砍殺隻持續了半炷香的時間,卻讓六千清軍精銳死傷過半,城牆下遍地屍體,積累成窪的血水仿佛在南城門外形成了一條護城河,而若非多尼及時派兵接應,六千人被全殲都有可能。
以暗門打了一個漂亮的突襲戰後,城中的蒙山軍也是行動迅速,秦風親率親兵營,把趙天德所部死死壓製在幾座宅院中。
張士清也是一個機靈人,領著一眾青壯民夫拿拒馬,鐵蒺藜,鐵釘板等障礙物封鎖南城門與趙天德部所占街壘之間的通道,將那幾座宅院徹底封死。
這些日子以來,張士清沒少擔驚受怕,卻發現蒙山軍一仗打的比一仗漂亮,城外清軍看似勢大,結果在破城上顯得十分乏力,這讓張士清一下子來了精神,說不定貴陽城還真的守得住,那他改換門庭的無奈做法,極有可能在日後轉變成意外之喜。
勝仗總能激發人的鬥誌,連張士清都能情緒高漲,蒙山軍將士們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確實很疲憊了,卻遠沒有到極限,士氣也沒有半點低落,他們一如既往相信秦風能夠擊敗清軍,向過去一樣,在貴陽城下取得一場舉世矚目的大捷!
趙天德也很有鬥誌,一直等待蒙山軍來奪回這幾座宅院,可等了好一會兒,發現蒙山軍隻是在外麵布防,一點沒有攻擊的意思,難道他們不擔心自己和來援的清軍相互呼應嗎?
困惑之下,趙天德也難得清閑,這時候才有心思觀察自己所搶占的這座宅院的內部,除了堅固的院牆,裏麵的屋舍都給拆了精光,隻剩下一座毫無遮攔的空院子,臨街的正門,側門與後宅門都已經給人從外麵封死,仿佛是守軍準備用來打巷戰的街壘。
巷戰的慘烈程度遠勝於城牆上的攻守,看來即使貴陽城破,這仗還會打下去,趙天德忍不住輕輕一歎,心中有種複雜的痛惜之情。
曾經何時,他也想成為大明中興的英雄,光宗耀祖,流芳百世,可在性命攸關麵前,他終究選擇了背叛臣服,和正在交戰,並打算用巷戰與韃子對抗到底的蒙山軍相比,他趙天德算是什麼?又能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