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結心(三)(2 / 2)

秦風略過了郝搖旗,目光最後定格在了李來亨身上,一股難言的悸動湧上心頭,他又端起了一杯酒,還是不發一言,隻是一口喝盡。

李來亨眼中閃過一道訝然,他不明白秦風為何再次敬他一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在一場大火中,成就最壯烈的英明!

大江東去浪千疊,三百年流不盡的英雄血!

李來亨是李過養子,而李過是李自成的侄子,有了這麼一層關係,李來亨雖然隻是闖軍中的後進之輩,但地位超然,繼承了闖軍相當大一部分的精銳兵力。

秦風唯獨敬李來亨兩杯酒,隻因李來亨不像在場其他人一樣,同室操戈之下給了滿清入主中原的機會,從某種角度而言,闖軍是漢人丟失天下的罪魁禍首之一,也是天下大亂的最大毒瘤,可是李來亨卻無需承擔闖軍的罪過。

李來亨年紀不大,領兵時已經要全力與滿清對抗,手上幾乎沒有沾染過同胞的血,他的一生都在為生存、為尊嚴、為國家、為民族,為忠義而奔波奮鬥。

康熙元年,清廷調集三路大軍,圍攻夔東十三家。李來亨指揮將士奮勇作戰,屢敗清軍。此時,各地抗清武裝先後失敗,郝搖旗、劉體純、袁宗第等先後陣亡。李來亨孤立無援,隻能據守險峻的茅麓山。

李來亨成為了華夏大陸上最後的反清軍事力量,而在康熙三年八月,清軍利用叛徒引路,乘霧從茅麓山後山偷襲,由於力竭矢盡,李來亨舉家自焚。

試想一下李來亨在最後時刻的孤獨?天下之大,隻剩下他一人還在與滿清死戰到底,結局注定帶來的悲哀,無力回天的無奈,或許隻有大火才能涅盤重生!

李來亨自盡而死,但他抗清禦侮的英雄氣概、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殺身成仁的民族氣節,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

秦風再一次放下酒碗,終於開口說道:“本王知道諸位心中的顧慮,說句實話,我對你們有怨氣,沒有你們禍亂天下,韃子哪有如今的囂張氣焰!”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都是色變,卻並非惶恐,相反臉上都流露出一絲輕鬆之色,他們不怕被揭老底,怕的是各種既往不咎的承諾誓言,承諾誓言是天下間最沒用的東西,存在的意義就是用來欺騙忽悠的。

秦風的話雖然不好聽,但直言不諱,倒是更能給人心安的感覺。

郝搖旗道:“漢王說的不錯,我們這幾個殺千刀的過去是不應該,可現在已經悔改了,如果日後還有誰敢禍亂天下,我郝搖旗第一個不放過他。”

他說禍亂天下,而不是禍亂大明,顯出給今日的道路留下了很多種選擇。

秦風卻是搖了搖頭,說道:“你們理解錯了,我怨你們,隻是因為你們害了無數百姓,以及給了韃子漁翁得利的機會,並非指你們反抗大明,換作是我吃不飽飯,自己和家人還要受到貪官汙吏的欺壓,一樣會拿刀造反!”

眾人臉色又變,變得震驚,變得激動,看向秦風時,目光中散發著強烈的親切之色,仿佛遇到了知音一般。

袁宗第相對冷靜,沉聲問道:“漢王,你真認為造反有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