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團結(1 / 2)

秦風前世是一個殺手,殺手給人感覺一般都是冷酷無情的。可恰恰相反,殺手不是殺人狂魔,真正的職業殺手不過是把殺人當做日常的工作。在工作之外,為了達到心靈上的平衡,殺手可能會比普通人更加的寬容。

寬容是一種好的美德,可戰爭並不需要寬容,鐵血無情才是主旋律,亦是正確的方針,無數血的教訓告訴人們,戰爭中的寬容很難得到等價的交換,獲得的隻有悔恨和血淚。

因此,秦風很少會對戰場上的敵人寬容,他俘虜的名單裏麵,除了多尼的小舅子外,沒有一個韃子能夠活命,清軍綠營裏的軍官也是不留一個,他的殺戮不可謂不重,這也導致了秦風不僅威名顯赫,亦是凶名在外。

可在重慶之戰後,秦風卻似乎有所改變,因為他饒恕了兩個罪該萬死的人。

譚詣和譚弘,他們在秦風前世造成了四川明軍的巨大損失。在重慶之戰後,明軍再無能力組織起成規模的反擊,可以說因為他們二人,給四川形勢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

而秦風及時挫敗了譚詣和譚弘的反叛,把他們惡行造成的巨大後果扼殺在了萌芽之中,同時又因為重慶之戰的勝利,讓很多人並沒有過多仇恨他們二人,甚至譚文差點被殺的消息也被隱藏了起來,大部分明軍將士並不知道譚詣和譚弘暗中投降了滿清。

不過讓秦風最後改變初衷,饒恕了譚詣和譚弘的最大原因還是出在譚文身上,秦風也沒想到譚文會以德報怨,主動為兩個要殺他之人求情。

譚氏是川地有名的望族,四川要恢複生產,需要地主階級的鼎力支持才行,秦風賣譚文一個人情,等於交好了譚家,也在向地主階級傳達善意的訊號。

在四川地主階級中,相信和譚詣,譚弘一樣,與滿清暗通款曲的人一定不少,秦風能放過譚詣,譚弘,當然也能放過其他人,既往不咎的態度相信能夠對聚攏人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秦風過去的鐵血殺戮也該到了改變的時候了,至少在四川貴州等沒有被清廷統治多久地方,從大局上出發,懷柔政策才是上上之選。

民心還在徘徊未定之中,切莫因為過於死板的方略,失去了本有機會獲得的民心。

而比起民心,軍心更加重要,秦風必需要在四川各軍中建立威望,並不是他有多大的野心,而是四川需要有一個鐵腕人物站出來,才能把各軍真正的團結在一起,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秦風沒有自視過高,可除了他,暫時真沒人有資格領導四川各軍,文安之有名義上的指揮權,可他自身並沒有拿得出的戰績可言,其它不說,僅僅闖軍那些身經百戰的將領,怎麼可能對文安之心悅誠服。

攻占重慶城後,秦風沒有進城,而是在城外安排了一場露天酒宴,邀請了四川各地的眾多將領,除了郝搖旗,劉體純,李來亨,袁宗第等闖軍將領出席外,還有賀珍,王光興,馬騰雲,黨守素等十多位將領。

很多人都對秦風感到陌生,亦是好奇,而蒙山軍的輝煌戰績,漢王在戰場上各種充滿傳奇色彩的描繪,也讓人感到高不可攀,心生敬畏,不由自主的產生疏遠,而疏遠很容易轉化為猜忌,猜忌多了自然會引發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