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說過要光複四川全境,除去一切汙穢,汙穢指的不止是韃子,還有哪些叛逆漢奸。
四川各勢力投降滿清的不在少數,秦風記不清楚有具體哪些人,可像譚詣,譚弘這樣對戰局產生巨大影響的還是知道的,而慶陽王馮雙禮亦在曆史上留下了一個特別的印記。
說他特別,則是因為後人對於馮雙禮的說法存在截然不同的兩麵性,以目前的情報來看,馮雙禮有投降清廷的打算,可是秦風卻知道,史書上並沒有說他主動降清,而是被部下出賣,押解到了清廷那裏,不過即使如此,他自始至終都沒有過降清的表態。
按理說,馮雙禮不願投降,必然會死在清廷的手裏,可他不僅沒死,竟然還得到了清廷賜封的郡王頭銜。
縱觀南明曆史,馮雙禮的這種情況絕無僅有,秦風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然願意走上一趟,去探究其中的真相。
第二天一早,秦風找來了李來亨,告訴了他暫緩發動對川東的攻勢,讓他帶領所部人馬立刻前往建昌。
李來亨聞言先是一愣,很快想到秦風有預知將來的能力,眼中陡然閃過一道精光,低聲問道:“漢王,建昌有情況?”
秦風微笑道:“暫時談不上,可我們不去的話,那就真有情況了。”
李來亨不再多問,立刻下去通知郝搖旗,袁宗第等人,讓他們先在重慶休整,等他和漢王返回時,再一同前往光複川東。
建昌兵很強,李來亨麾下的闖軍卻更強,何況他們是有備而去,秦風的建昌之行相信不會有多大的風險,何況去的兵力太多,容易引起建昌兵的激變,因此秦風拒絕了文安之讓他多帶兵馬的建議。
*************************************************************
建昌,縣衙。
在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中,一個衛兵跑進來向建昌副將狄三喜報告,說是有一隊人馬抵達城下,自稱是文督師派來勞軍的,隨行的還有十多輛大車。
狄三喜中等身材,皮膚黝黑,十指粗糙,長相敦厚樸實,若是脫下甲胄,換上一身粗布麻衣,估計看上去和一個常年勞作的農夫沒啥區別,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腦子裏全是降清以求富貴的想法。
而過段時日,狄三喜終於可以心想事成,因此聽到文督師派人押糧來勞軍,他不喜反驚,喃喃低語道:“文安之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大方,還是說重慶城中糧草極多。”
攻破重慶的消息昨夜傳到了建昌,狄三喜對於明軍取勝並不意外,雙方實力相距太大,想要不勝才是難事,可他萬萬沒想到勝的這麼快,守將王明德就是個豬腦子,竟然領兵出城野戰,這和自尋死路有什麼區別?
狄三喜不知道譚詣,譚弘降清的事情,因此才會認為王明德愚蠢,而重慶之戰的輕而易舉必然為攻城明軍省下了大量的糧草,文安之運些糧食來勞軍,倒也說得過去。
不一會兒,運糧隊伍就來到了縣衙,一路上建昌兵看到有糧草運到,發出了一陣陣歡呼,他們的糧草一直處於緊缺狀態,現在得到了朝廷的接濟,總算有機會飽餐幾頓,如何能不高興?當兵吃糧天經地義,而對於建昌兵而言,這已是最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