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雙禮的身上沒有任何束縛,行動也沒有受到限製,狄三喜對馮雙禮說話時,仍舊顯得十分恭敬,這些都證明了馮雙禮並沒有被囚禁,史書上寫下他被狄三喜背叛才脅迫降清,無疑是用來掩藏真相的謊言。
秦風凝望著馮雙禮,久久才問道:“慶陽王,你真的要降清嗎?”
馮雙禮微笑從容道:“漢王明知故問,我若是不降清,你又何必來到這裏,應該是截獲了建昌與吳三桂或是李國英聯絡的書信。”
餘小林看到馮雙禮說到降清時,不僅輕描淡寫,臉上還不見絲毫愧疚之色,胸口怒火油然而生,憤然提刀上前道:“你這賊子!”
狄三喜一個箭步擋在馮雙禮的身前,眼含熱淚道:“慶陽王沒有降清,他現在這麼說,無非是想把罪責攬到自己的身上,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建昌的將士們。”
餘小林殺氣不減,冷冷的看著狄三喜,哼聲道:“你剛才怕個要死,本以為是個懦弱鼠輩,沒想到對馮雙禮竟然還有幾分忠心,可你覺得我們會信你所言嗎?”
狄三喜不睬餘小林,轉頭看向了秦風,語氣之中帶著渾然無懼的死誌道:“建昌降清,全因罪將蠱惑慶陽王,慶陽王想給將士們尋條出路,才勉強答應了下來,自己卻早已抱著誓死不降之心,慶陽王獨居在此,正是因為不想再聽吾等的勸說。”
馮雙禮一言不發,臉上盡是蕭索滄桑之色。
世上最複雜的東西當屬人性,也因為複雜,人在麵對同一件事時,往往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而麵對將來,狄三喜為了活命,富貴,選擇了降清,馮雙禮不想選擇這條路,可又割舍不了與部下們的情誼,所以他自己不選降清,卻也不阻止別人去選,他又把自己關在一間孤獨的房子裏,等待著最後時刻的來臨。
是非對錯,忠義善惡,馮雙禮不想再去區分,他真的累了,不帶一絲留戀的割舍了一切,除了守住僅剩下的氣節。
秦風能從馮雙禮身上看到一股深入骨髓的無力感,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和鬥誌,這是一個心已死的人,又怎麼會計較個人生死而去降清呢?
狄三喜沒有說假話,馮雙禮是真的沒打算降清,可向來狠辣的清廷為什麼會放過馮雙禮,還慷慨的賜他郡王的頭銜?
秦風看到不願意讓馮雙禮攬罪在身,寧願承擔死罪也要說出真相的狄三喜,心中思緒一轉,說道:“狄副將,你和慶陽王感情深厚,想必無法接受慶陽王被清廷處死,那你在與清廷的聯係中,可是以保住慶陽王性命為基本條件?”
狄三喜聞言一驚,大為詫異道:“漢王,你怎麼知道的?”
他這麼一問,等於認為了秦風的判斷,馮雙禮聽了臉上頓有感動之色,說道:“三喜,你又何苦為我費心。”
狄三喜轉身跪倒在馮雙禮麵前,泣不成聲道:“慶陽王,您待末將親如兄弟,末將寧可自己去死,也不能眼睜睜的看你受難,這才在給吳三桂和李國英的降書中,附加了不能治罪於你的條款,若是不答應,建昌唯有死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