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向顧先生道出了一切,甚至連顧先生和鄭成功暗中勾結也當眾揭開,可他並不是在問罪顧先生,甚至連指責的意思都沒有,顧先生對大清忠誠與否在順治眼中根本不重要,順治說了這麼多,隻為了表達一個態度,他不會計較一切,哪怕他和顧先生已經是實際上的敵人。
敵人又怎麼樣?
好似三人博弈,其中一人優勢巨大,另外兩人如果各自為戰,結果必定會從博弈中敗出,隻有先團結在一起,勝過那個最強者,才有機會笑到最後。
而這就是順治和顧先生所麵臨的情況,他們敵對不假,但是他們現在有一個相同的敵人,那個敵人多年來一直如揮灑不去的陰影般,籠罩在他們頭上,二人隻有精誠合作,才有能力戰勝那個敵人。
順治對顧先生說的話,其實也是在對李國英說,之前順治要殺他,因為李國英是那個敵人手中的爪牙,不除去必是隱患。可隱患也能成為盟友,順治相信李國英不是一個甘心被擺布的人,所以他打算給李國英一個機會,把他拉攏進對抗那個人的統一戰線中。
李國英沒有不識時務,也許終究還是難逃一死,可晚死總比早死好,當即跪地磕頭道:“奴才定會改過自新,為皇上效死,鏟奸除逆。”
多尼哼了一聲,對李國英毫無好感可言,若非李國英在接下去的行動中會起到不小的作用,根本不會留他性命到現在。
順治溫聲道:“李大人,隻要你忠心為朕辦事,朕一定既往不咎。”說著,他的目光沒有在李國英身上停留多久,轉而看向了顧先生。
顧先生淡淡道:“在除掉那個人之前,我和皇上之間的合作不會結束。”他的聲音雖柔,但帶著鋼鐵般的堅硬,比起順治的君無戲言,顧先生的話給人感覺更加的可信。
可是話說的再如何堅定漂亮,也不意味著絕對是真,隻見顧先生話音剛落,他竟然拔出了佩刀,房內瞬間被強烈的殺意充斥。
而在顧先生拔刀之前,有人出招更快,出招的竟然是一個死人!
倏然間,寒光起,寶劍出,鮮血淬厲!
房內隻有一個死人,那就是博果鐸。
但博果鐸確實死的不能再死,出劍的是碩塞。
博果鐸自盡後,誰都看得出來,碩塞就算不死,可也和死人差不多了。作亂不成反而被俘,兒子又在怒罵中自盡在眼前,這是任何一個有心的男人都難以承受的事情,可碩塞不但承受得住,竟然還能拔劍。
他本被押上來的,手無寸鐵,但他一伸手,就從腰間抽出一把軟劍。
軟劍曲折如蛇,一劍刺向了就在身旁的順治。
劍氣光寒,寒了一殿的殺氣,已堪堪刺到了順治的身邊。幾乎在碩塞出手的那一刻,兩個押著他進來的清兵同時衝出,手揮長刀斷了順治的退路。
三人聯手一擊,已罩住了順治的四麵八方。
順治根本沒有留意碩塞,他隻關注天下大業,英雄逐鹿,以及除去那個敵人的決心,心中從來沒有過卑微懦弱的碩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