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皇宮內,有‘錚錚’琴響,悠遠荒漠,舞者隨風隨曲,翩翩而舞。
順治離開皇宮之事十分隱秘,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其中就有他的生母孝莊太後,孝莊太後本名布木布泰,出生於蒙古科爾沁,係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十三歲時嫁於皇太極,封為西側妃,稱西宮福晉。
孝莊太後為妃時,受寵程度遠不及她的姐姐海蘭珠,可現在她卻是母憑子貴,成為了大清國的太後,後宮第一人。
可真正了解孝莊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個極具才能手段的人,順治能夠成為大清皇帝,背後亦有孝莊的出力,雖然談不上是決定性的因素,但也影響頗大。
此刻,孝莊斜倚在錦榻上,不望舞者,卻在凝視著彈琴的人。
彈琴的是個年輕女子,女子螓首微低,發髻上珠釵微微顫抖,有如清晨荷葉上的晶瑩剔透的珠露。她雖低著頭,但手撫琴弦風情萬種,本身的光彩似已耀過了舞者的萬千光輝。
琴聲忽而蒼涼、忽而盈翠、時而如冰泉鳴澗,時而似春暖花開。
宮中景致似乎隨著琴聲而改變,或濃濃如月,或暖暖如春。
等琴聲已歇,舞者止旋時,整個宮中幽靜如林,天籟處,隱約有燕趙之士慷慨的歌!
稀稀落落的掌聲響起,孝莊撫掌望著那彈琴之人,讚美道:“仙音悠長,世間難聞。”
那彈琴的女子抬起頭來,嫣然一笑道:“太後過譽了。”那女子眼睛不算太大,嘴巴也不能算小,單論五官而言,並非絕色,但她隻是嫣然一笑,已讓濃濃的春意變淡,她最動人的地方不在容貌,而在風情。
如果說孝莊是大清後宮第一人的話,那這個女子就是第二人,她卻並不是皇後,而是順治最寵愛的董鄂妃!
董鄂妃是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大將軍費揚古之姐,順治十三年,董鄂氏入宮,深受順治帝寵愛。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為賢妃。僅一月有餘,順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晉封她為皇貴妃,升遷速度之快從未有過。
而因為董鄂妃的關係,她的父親鄂碩也晉升為三等伯,鄂碩原本是正白旗的軍官,順治二年以後,他隨軍南征,此後的五六年間,都在蘇州、杭州、湖州一帶駐紮,這使得他的女兒自幼受到江南漢族文化的影響和熏染,對女孩兒的一生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董鄂氏天資聰慧,好讀史書,精書法,有一種獨特的風韻和文雅書卷氣溫柔而善解人意的女性美,而且悟性極高,比起後宮中較為粗野的蒙滿之女,她能得到順治的獨寵也無可厚非。
孝莊望著董鄂妃,眼中滿是讚賞之意,突然間,她問道:“宮裏處置的怎麼樣了?”
董鄂妃平靜道:“寧可殺錯,也不可放過.......昨日前,任何有不忠嫌疑的人都已經鏟除幹淨了,還請太後安心。”
在未嫁人前,她是個才貌雙全的佳人;在順治眼中,她是此生最愛的情人;可在孝莊眼中,她卻是個極為可怕的魔女,也正因為是個魔女,才能把腥風血雨的殺戮,消泯在一片安逸祥和之中,甚至沒有一絲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