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傷亡不斷加劇,滿達海的承受力終於到達了極限,憤然下令道:“發出訊號,圍殲這股闖賊,一個都不許放過。”
清軍大營核心處,早就準備就緒的主力人馬湧動而出,撲向了寨門處的三堵牆騎兵,而天空同時綻放出了數朵煙花,那是給伏兵發起攻擊的命令。
突然,遠方有火光亮起,伴隨著嘹亮的廝殺聲隨風而來。
滿達海望向火起的地方,神色不由得大駭,他在大營外圍布置了兩支伏兵,其中一支是司馬長虹和程處默率領,總共一萬三千左右的漢軍。另外一支是他的主力兵馬,人數隻有五千,戰力卻遠非程處默所部人馬可比,被滿達海視作截斷敵軍退路的中堅力量。
而此刻,大火燒起的地方,正是在那五千人埋伏的範圍之內。
滿達海給出伏兵出擊的訊號,那伏兵應該在完成包抄前,盡可能的悄然無聲才對,免得讓攻進清軍大營的敵軍察覺後,立刻選擇逃離。而現在伏兵弄出了這麼大的動靜,三堵牆的騎兵哪有不退之理。
這太不應該了,滿達海挑選出來的五千精銳不該犯下這種低級的錯誤,那麼剩下的解釋就讓滿達海不敢想象了,難道說五千精銳埋伏的地方遭到了打擊?
滿達海臉色蒼白如紙,他才剛想到這裏,便有一個渾身帶血的兵士,踉踉蹌蹌的跑了過來,驚恐萬分道:“大帥,我部遭到明軍突襲,倉促應戰之下根本擋不住明軍的攻勢,眼下已瀕臨潰滅,還請大帥發兵救援!”
話應剛落,周圍空氣一片死寂,眾人無不麵露難以置信之色。
滿達海和其他清軍將領做夢也沒有想到,苦等一夜的明軍主力沒有來攻大營,而是把目標放在了外圍的伏兵身上,還是在伏兵最為疲勞無防的情況下,明軍如神兵天降般突然殺出。
前一刻還是獵手的伏兵,轉眼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獵物。
與此同時,三堵牆的騎兵已經帶著輝煌的戰果,輕鬆的撤離了清軍大營,清軍撲了個空,很多人都停滯在原地張望,不知接下去該如何是好。
而滿達海的腦海中隻有一個念頭:為什麼明軍能準確知道他伏兵的地點?從而殺了伏兵一個措手不及!
今夜,明軍顯然知道滿達海的設伏計劃,更可怕的是,明軍派出三堵牆的騎兵攻擊大營,似乎料定滿達海會有忍耐誘敵的打算,因此三堵牆騎兵才敢毫無顧忌的肆意攻殺。
若真是這樣的話,明軍中策劃了這場反伏擊作戰的人,簡直就是個神仙!除了神仙,何人能夠料敵先機到這種程度!
滿達海在震驚過後,勉強下達了新的指令,派出萬餘人馬去救援。
這時,有將領提議道:“大帥,明軍出兵奇襲我部伏兵,那麼通縣說不定已經空虛,我軍應該立刻開拔,趁勢奪下通縣!”
滿達海眼中頓時多了一抹亮色,狠狠咬牙道:“進軍,給本帥攻破通縣!破城後人畜不留,斬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