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停戰對清廷可不是件好事,秦風樂見其成。
後世一個吳三桂,僅憑雲南一地,便差點動搖了清廷的根基,若非吳三桂還是缺少了點一鼓作氣,蕩平天下的決心,給了康熙調整部署的時間,自己又因為有手刃永曆皇帝的大罪,得不到漢人上層階級的支持,還毫無征兆的突然暴斃,說不定滿清已經滅亡了,也不用等到幾百年後的辛亥革命。
秦風凝望著順治,順治還在躊躇,他其實十分認可黃大師的話,隨著清軍在川東大敗,等於基本喪失了對川地的控製權,而雲貴邊界的清軍受限於糧草和軍餉的供給,不可能長期逗留,雲貴之地得而複失也無法避免。
順治深吸一口氣,豁然抬起了頭,神色中已無死誌,他的目光與秦風一碰,毫無退縮道:“朕可以不揮軍南下,四川和貴州也可不留一兵一卒,不過朕也有一個要求。”說到這裏,他語氣加重道:“十年之內,明軍也不可北上,朕要你秦風,還有李定國和永曆帝一起傳告天下,朕才會寫下十年內休戰的詔書。”
秦風有秦風的考慮,順治也有順治的思量,在他看來,清廷占據著富庶的南方地區,人口和財富都不是西南三省可比,而停戰一旦實行,漢人百姓也會思安,並且逐漸認同清廷的統治,好比蒙古滅南宋時,後期根本就是宋人內戰,等到十年之後,相信會有數不盡的漢人心甘情願的為滿清效力。
黃大師聽順治說完,滿懷期待的看向了秦風。
秦風麵色肅然,心中卻是強壓著激動,順治的想法他何嚐不知,可南方的漢人百姓要認可滿清統治,十年時間絕對不夠。
順治看到秦風默不作聲,心中反而大定,他認為秦風猶豫了,而猶豫說明對滿清有利,順治聲音更沉,隱隱帶著逼迫的口吻道:“你隻有兩種選擇,要麼殺了朕,要麼答應朕的要求!”
秦風故作為難,說道:“這事我一個人做不了主,需要聯係晉王和天子,他們若是同意了,我才能給予你答複。”
順治微微點頭道:“朕可以等。。。。。。”說著,他沉思了片刻,又道:“朕等你十日,十日後朕要聽到你和李定國,永曆帝傳告天下的消息。”
以永曆帝的懦弱性子,知道有機會和滿清罷戰,估計他會樂的發瘋,絕無拒絕的可能。而李定國就有些難以預估了,可他很難違抗永曆帝的命令,即使心中不情不願,也隻能答應與滿清罷戰言和。
秦風隻覺得一切盡在掌握,可他卻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咒水之難,永曆帝已經成為了緬甸方麵的俘虜。而因為他的存在,也讓大明太子朱慈烺過早的登上了曆史舞台,並且與李定國達成了某種默契。
朱慈烺複國心切,亦是野心勃勃,他會願意等上十年再北伐嗎?而在他的影響下,李定國的態度又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