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先生,好久不見。”他磕磕絆絆地說,一雙澄淨的藍色眼睛好奇地看向喬雁,“您的電影我看過了,非常棒,您與生俱來的天分與努力在靈魂與作品中發光,美妙的藝術,我對它充滿信心……這個姑娘,喬,是裏麵的女主角嗎?我非常喜歡。”
“對,就是她。”顧蜚聲頷首,不動聲色地向後讓了讓,將站在他身後的喬雁展現於人前,喬雁會意,向前走了一步,站在顧蜚聲的身邊。
“下午好,莫特先生,我是喬雁。”她臉上的微笑禮貌溫柔得恰到好處,帶著屬於一個演員的認真嚴謹與對好劇本的期待,向莫特微笑著伸出手。
“聽說您的新電影叫《風色戰紀》……”
“期待能和擁有如此美麗名字的電影,有一段合作的緣分。”
在莎頓電影節的最後一天晚上,金譚獎頒獎典禮如期舉行。
《清君側》劇組的主演和主創悉數到場,他們帶著五項提名從古老遙遠的東方國度徐行而來,走過聚光燈閃爍的紅毯,落座在一眾金發碧眼的西方人之間,幾人微笑的表情落入所有好奇探究的打量視線,也通過鏡頭忠實地展現在所有屏幕前的觀眾麵前。
他們這一次前來,身上帶著沉甸甸的五項提名,是足以讓國內娛樂圈揚眉吐氣的好成績,受到的關注、追捧、期待與祝福不計其數,國人對金譚獎的關注度也驟然飆升至頂峰,電視台與網絡平台同步轉播金譚獎盛況,在金譚獎會場內負責拍攝轉播的幾個攝像師衝他們用力招手,明知道他們坐得遠不一定能看見,依然希望向他們傳達這份毫無保留的祝福。
“我是國內金譚獎現在的最年輕獲獎者記錄保持者,二十九歲。”主持人在台上妙語連珠,一座座獎杯被頒發出去。蘇憑坐在喬雁旁邊,看著台上大屏幕不斷被一分為六,而後這些充滿忐忑的麵孔都消失不見,隻留下那個滿麵驚喜的獲獎者。
“顧導得金譚獎的最佳導演是在很多年前,現在隻缺一個最佳影片的獎杯結束他的導演生涯,如今他再次帶著一部出色的作品前來,應該不會讓他空手而歸。”
喬雁也看著大屏幕,無聲地點點頭,明白蘇憑與她說這些的意思。她今年二十四歲,太過年輕,雖然演技廣受認可,但不一定能得評選組的青睞,如果不幸沒能選中,也完全無需氣餒,屬於她的金譚獎未來還有很長。
但她還是感到了難以言喻的緊張。
如今金譚獎的獎杯已經發出去了三分之二,大多數獎項都已經揭曉謎底。在提名的三個小獎中,他們獲得了最佳道具服飾獎,這次金譚獎注定不會空手而回。但這樣三分之一的獲獎率也讓每個關注著金譚盛世的人都緊張到了極點,僅剩下兩個大獎沒有揭曉,這兩個大獎的獲獎率會是多少?百分之百?百分之五十?還是百分之零?
說話間台上的頒獎嘉賓已經出場,手裏拿著最佳影片的獲獎結果。眾人屏住呼吸,聽頒獎嘉賓念出最後的名字。
“獲得最佳影片的是——”
“顧蜚聲,《清君側》。”
會場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顧蜚聲站起身,神色一直竟然也顯得有點茫然。喬雁坐在他旁邊,此時迅速反應過來,笑容滿麵地擁抱了顧蜚聲一下,顧蜚聲被她抱住之後才回過神,又和劇組的其他人擁抱之後,才在掌聲與鏡頭的環繞中,登上了金譚獎的頒獎台。
“時隔多年,我再一次站在這裏。上一次站在這裏的時候,我拿走了一座最佳導演的獎杯,當時表現得無可挑剔,心裏覺得這座獎杯自己實至名歸。”顧蜚聲的中文透過麥克風傳遍會場所有角落,也傳入了每一個收看電視與網絡轉播的國人的耳朵。
“但如今捧起最佳影片獎杯時候,心裏卻帶著前所未有的激動,緊張的幾乎說不出話來。”顧蜚聲笑了笑,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中,將獎杯高高舉起。
“這是給所有國內電影人的獎杯,是給編劇,製片,道具,燈光,顧問,攝像,後期,特效,演員,是給這些所有人的獎杯。”
“電影從來不是一個孤軍奮戰的世界。”他說,“這是對每個參與人員的認可,我在這裏鬥膽自比一句先驅者,希望能用這座獎杯向所有後來人證明,我們堅持下去,認認真真地拍下去,夢想照進現實的那一天,終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