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伊貝函數(1 / 3)

龍少接下來的敘述,著實讓我吃驚,我自認為是堅定的科學主義者,堅決反對偽科學,但龍少所說的一切直接讓我產生了動搖,我開始相信,這個充滿奇跡的世界上,的確有諸多的不可思議存在,現在有,以後也一直會有。

龍少所謂的突破口完全是用金錢砸出來的,這些年,他動用了巨大的財力,收集了大量的資料,而被他稱做突破口的,正是那位伊涅塔·貝萊德的研究理論。

而伊涅塔·貝萊德研究的起源則是一份古老的殘卷,古卷是裝在一隻鐵質的匣子裏麵的,龍少曾試圖收購,但沒有成功,根據龍少的考證,那隻裝古卷的鐵匣子最初來源於緬甸阿瓦城。

明朝後期,國勢漸衰,1527年,雲南邊界地區發生了三土司叛亂,叛軍三分阿瓦城,殘害僧侶,毀佛塔,而這隻鐵匣子就是在一座地下佛塔中被發現的。這座佛塔是非常神聖的地方,常用來舉行大型的祭祀活動,所以這件東西引起了當時某些人的注意,有人甚至還知道這種特殊鐵匣的用途,但卻無人可以破解鐵匣內古卷上的文字,他們都稱鐵匣為“天鎖”,意為鎖住天機的意思,而古卷則被他們稱為“天書”,最後它們被保存在緬北的瑞珊陶寶塔中。

這兩件東西就在寶塔中靜靜地躺了數百年,直到二戰的來臨,才打破了這種平靜。日軍在占領緬甸後,進行了瘋狂的資源掠奪,大量的佛經、佛像等物也成了掠奪的對象,這隻鐵匣便又到了日本人手裏。

直到盟軍在緬甸戰場上獲得了最終的勝利,這件東西才被駐緬的英軍當成戰利品繳獲。值得一提的是,同時繳獲的還有大量的文獻研究資料,日本人對這些東西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且還破譯出了古卷中的不少內容。這些資料被送回英國國內後不久,以伊涅塔·貝萊德為首的研究組便來到了緬甸,進入了南陵古城的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察。

在科學界來說,伊涅塔·貝萊德平生最大最成功的研究成果正是在這以後誕生的,但不久以後,這個人便從公眾的視野中神秘消失了,隻留下他的偉大理論和諸多的世界級難題。

有理由相信,伊涅塔·貝萊德的理論很可能來自對那份古卷的破解,但因為種種原因,他的係列理論並沒有像愛因斯坦相對論那樣得到公認和普及,他的偉大發現甚至連名字也沒有,隻有少數人將其稱做“伊貝函數”。

龍少正是從伊貝函數中找到了問題的突破口,但這種理論非常的複雜,並不容易讓人接受,所以龍少也就沒有和我具體說究竟是什麼理論。

但龍少還是強調了一點,他對我道:“和其他的科學一樣,伊貝函數裏也存在概率說,一種事件出現了多次的重疊反複,它的性質便由偶然變成必然了。所以我身上出現那些恐怖的夢境其實是必然的,這是一種前世感應!”

“前世感應?這怎麼可能!你的意思是你之所以看到那些,是因為你擁有對前世的記憶?”我詫異地望著龍少,一時還沒法相信他所說的這個,我始終認為所謂的前世根本就是無稽之談,連偽科學也算不上。

龍少顯然已經料到我不會相信的,他笑了笑道:“雖然這聽起來很荒謬,但根據伊貝函數的理論,這一切其實也是成立的,如果要歸類的話,它可能會被納入遺傳學的範疇,遺傳你總該相信吧!”

“可是這的確很不可思議啊,真的很難想象,記憶居然也可以作為遺傳的基因!”我大驚失色,頃刻間仿佛已經意識到了什麼。

龍少道:“我認為是這樣的,我始終認為我的先輩們經曆了某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從而才導致了我擁有了他們的記憶碎片,但僅僅是碎片,要把它們拚接起來是很難的,這種遺傳肯定不是盡善盡美的,中途肯定出了某些嚴重的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