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果果,反應很快嘛。”蕭策哈哈笑道,“就是他們的會徽,那‘第三隻眼睛’,被稱作‘全知全視之眼’的玩意兒。”
“果然麼。”唐果的臉上,倒是沒有絲毫的驚訝,“小時候想找本很牛逼的書看,就去看全美的圖書暢銷榜,結果發現長期排在銷量第一的是《聖經》,就買回來看了一下。那裏麵,就提到過關於‘全知全視之眼’的故事。”
據猶太人的《聖經》記載——
那場滅世洪水劫難後,天上出現了第一道彩虹,上帝走過來說:“我把彩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大地立約的記號,我使雲彩遮蓋大地的時候,必有彩虹出現在雲彩中,我便紀念我與你們和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約;水就不再泛濫,不再毀壞一切有血肉的活物了。”
於是,上帝以彩虹與地上的人們定下約定,不再用大洪水毀滅大地。
此後,天下所有人都講一樣的語言,都有一樣的口音,人們的交流變得再也沒有障礙。
逐漸的,諾亞的子孫越來越多,遍布地麵,於是向東遷移。
在示拿地(古巴比倫附近),他們遇見一片平原,定居下來。
有一天,有人提出一個問題:“我們怎麼知道不會再有諾亞時代的洪水將我們淹死,就像淹死我們的祖先那樣?”
“有彩虹為證啊”有人回答道,“當我們看到彩虹,就會想起上帝的諾言,說他永遠不會再用洪水毀滅世界。”
“但是沒有理由要把我們的將來以及我們的子孫的前途寄托在彩虹上呀。”另一個人爭辯說,“我們應該做點什麼,以免洪水再發生。”
於是,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
於是他們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
他們又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由於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建成的巴比倫城繁華而美麗,高塔直插雲霄,似乎要與天公一比高低。
沒想到此舉驚動了上帝。
上帝發覺自己的誓言受到了懷疑,上帝不允許人類懷疑自己的誓言,就像我們不喜歡別人懷疑自己那樣,上帝決定懲罰這些忘記約定的人們,就像懲罰偷吃了禁果的亞當和夏娃一樣。
他看到人們這樣齊心協力,統一強大,心想:如果人類真的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後還有什麼事幹不成呢?一定得想辦法阻止他們。
於是他悄悄地離開天國來到人間,改變並區別開了人類的語言,使他們因為語言不通而分散到了各處,那座塔於是半途而廢了。
所以,當時人們建塔的那座城,就被叫作了巴別城(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那座塔,就被後世稱作巴別塔。
而上帝,在這座未完成的高塔上,放下一隻監視全人類的法眼,這隻眼睛,就是蕭策口中的“全知全視之眼”,也是“光明會”的標誌,其所蘊含的隱喻,自然就是“代表上帝,監視全人類”。
今天開始補這個月之前斷更的債,至於之前為什麼斷更,不好意思說,大家也就別問了。這兩天把九州國有嘻哈看了一遍,唯一的感覺就是要不是我不會rap,去參加第二季妥妥拿冠軍,畢竟唱山歌都能冠軍,我抱本《唐詩三百首》去還不絕對逆天絕對中。嗯,把山歌gai唯一能聽的那首《苦行僧》用唐詩宋詞改了下,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回頭我貼出來
“不愧是果果,反應很快嘛。”蕭策哈哈笑道,“就是他們的會徽,那‘第三隻眼睛’,被稱作‘全知全視之眼’的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