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薩伏伊(1 / 2)

範易、蕭策、唐果都是豎起了耳朵,就連還在抱怨安卡拉這裏空氣渾濁的葉驕陽,也是暫時停止了抱怨。

“……盾形紋章,紅底白十字……人還在安卡拉……好的,我知道了,你清楚他們的落腳點在哪麼?”白亦凡淡淡問道。

範易、蕭策、唐果和葉驕陽聽著他和那個“線人”的對話,不禁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

“果果,那是哪家的人?”林巧瑜雖然沒有背過所謂的“英雄譜”,但對於世家門閥的基本常識還是非常清楚的,知道白亦凡剛剛說的“盾形紋章”,十有八九指的是西洲貴族們常用的家徽紋章,至於後麵的“紅底白十字”,自然就是代表那個家族的象征圖紋了。

雖然同樣是經曆了封建王朝時代,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決定了兩邊世家門閥在各個方麵上迥然不同的處事風格。

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東方的門閥世家,以“姓氏”為家族象征,家族徽章上往往就是一個簡單的姓氏,比如五大炎夏人隱姓世家的“白”、“唐”、“葉”、“蕭”、“範”;比如巴蜀唐門的“唐”。

這種以“姓氏”為家族象征的做法,充滿了東方文化中“儒”的味道——中庸、內斂,知道的人一看便知其來曆出身,不知道的,就表示你完全不具備知道的資格。

但這種以“姓氏”以家族的象征,也有弊端,最大的一點,就在於“同姓”。

比如五大炎夏人隱姓世家中的唐家,以“唐”為家徽;九州國巴蜀的唐門,也是以“唐”作為族徽,這就會讓有資格認得“唐”這個姓氏的人,免不了要去揣摩是五大炎夏人隱姓世家的那個“唐”,還是巴蜀唐門的那個“唐”。

所以在東方,尤其是九州國,越是上層圈子裏的人,說話做事就越是含蓄,對於分寸感的把握也越強。

別看有些年輕人仗著出身,行事囂張霸道、百無禁丨忌,但如果是他們家的老一輩人出麵,那無論是說話做事,都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章法”味道。

相較而言,西方的世家門閥,說話做事就要相對簡單直接得多。

這一點,從他們的家徽上就能看得出來——

西方的貴族,其家族的象征很多時候都不是“姓氏”,而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紋章”。

這些“紋章”,曆經數代,上麵的圖紋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含義,每一個西方門閥世家的族徽,都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設計和存在,完全不像東方門閥世家的家徽,還會出現需要人去辨別的“撞衫”情況。

為此,西方的文化裏,還專門出了一個名為《紋章學》的學科,裏麵將各種紋章進行了分類和解說。

總的來說,西方傳統意義上的紋章大致分為“家族”、“皇室”、“武裝部門”和“教會”四大類型,其中“家族”和“皇室”大多采用盾形,“武裝部門”采用扁桃形,“教會”則是大多采用“方形”或“混合形”。

範易、蕭策、唐果都是豎起了耳朵,就連還在抱怨安卡拉這裏空氣渾濁的葉驕陽,也是暫時停止了抱怨。

“……盾形紋章,紅底白十字……人還在安卡拉……好的,我知道了,你清楚他們的落腳點在哪麼?”白亦凡淡淡問道。

範易、蕭策、唐果和葉驕陽聽著他和那個“線人”的對話,不禁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