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意外來客 (結局三)(1 / 3)

聽到茉的命令,黑鳴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顯得猶豫。

若是平常這樣的事情定然不會發生,逸王府眾人對待兩位主子都是一樣的恭敬,因為逸王寵妻的關係,對王妃的吩咐更是上心。

“可是…主母……”

“我知我有孕在身,你們都擔心著,但是身體狀況,我自己最清楚,一定不會有事的。去吧!咱們是要去辦大事的。關鍵時候總不能留你們主子一人在外拚搏。”

“是,屬下這遍去傳話。敢問主母,咱們是要去邊城方向,與主子彙合?”

茉莉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一翹,並沒有回答。

黑鳴便卻沒有追問,直接飛身離開。

茉莉回到書桌前,很快寫了嚐嚐的一封信,將管家叫來,吩咐道,“管家,我將帶人出趟遠門,但是並不準備想宮中報備,逸王妃不在逸王府中這件事,越晚被人知道越好。我將一封書信交由你來保管,大約最先發現我已經不再慶都的會是宮中的幾位,到時你再將這信呈上去便是,在這之前,還要管家費心,盡量掩飾我外出的事實。”

“老奴自當竭盡全力完成王妃交代之事,隻是……”老管家一直相當穩妥,此時竟也顯得為難。

“管家不要覺得為難,我身子一直不錯,懷孕也不妨礙行動,再者我自己就是母親,又怎麼會不顧及胎兒的安危。”

“是,還請王妃萬萬保重身體,府中之事老奴定會帶著人一定打理妥當。”

“自然,有管家在我比自己管著還放心呢。”

“謝王妃信任!王妃可還有其他吩咐?”

“傳信給佐言,我一會兒去聽水樓。”

“是。”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

下午,陽光正大。

一輛不起眼的馬車,從與逸王妃一條巷子相隔的府院中駛出。

在聽水樓前停下,馬車中下來一位看起來十分年輕的公子,穿著灰藍色的長袍,和月牙白的披風,看起來清秀無比,瞬間便吸引了周圍女子的目光。

隻是。

男子回身,又從車中抱出了一個小童,三四歲的年紀,看起來也是一個小男孩,穿著墨色袍子,粉嫩地笑臉,可愛極了。

周圍的女子們雖然麵上顯得失落,但是見到這一大一小兩位養眼的公子,都不自覺的麵上帶著笑。

男子抱著小男孩走進了聽水樓,後麵跟著幾名伺候的下人。

掌櫃的親自迎了上來,見到這位貴氣客人的模樣,暗自吃驚,卻也是麵上不懂聲色,直接將人引到了樓上的貴賓間。

這一幕讓此時堂上的客人都覺得意外,畢竟聽水樓背景神秘,這掌櫃的一向高冷也是盡人皆知的。

“屬下見過主母。”進到房間,佐言便欠身行禮。

“佐統領不必如此,隱藏身份要緊。”茉莉與佐言不如與其他幾人相熟,這還是茉莉第一次在沒有萬俟瀟在場的情況下,單獨在找佐言。

“主母讓人傳信,可是有什麼吩咐?”佐言問道。

茉莉點頭,道:“沒錯,佐統領想必也在關注北方和東邊的戰事。如今兩麵相互牽製,對大雍威脅不小。而且這樣下去不是僵持就是挨打,這麼耗著絕不是個好辦法。”

“是。主母所言極是。”

“我知你是遙國公手下親兵的首領,所以今日來找你……是借兵的。”茉莉直接說出她來到聽水樓的目的。

“主子早就吩咐過,逸王府的所有王妃都有權利支配,請問主母需要多少兵?”

“在精不在多。我隻需要三千人。但是要求他們都水性好,頭腦靈活機靈,最好會些亓國或者鮮於的口音。”

佐言正統的軍中出身,實在想不通茉莉這樣的要求能帶來什麼效果,他抬頭有些解的看向茉莉。

茉莉輕笑一聲,“佐統領怕是嚇了一跳。我要這些人不是要扔他們上戰場的,而是去搞破壞的……”佐言抬頭,瞥見茉莉話語見狡黠的笑意,不由得打了個冷戰。

“屬下明白,那屬下這邊親自去挑選,還請主母等上兩日。”

“不等了,來不及。我自是信得過佐統領的。我們先行趕路。讓你選出來的人裝扮成各地的商販,分散著來墨林集合,分批出發,每日進城的不超過百人,今後的任務也會是小部隊進行。所以我之前才說需要機靈的。”

佐言想了一瞬,點頭道,“屬下遵命,今日夜裏便動身,預計前幾人會在四日後到達墨林。”

“很好,辛苦佐統領了,還望提我們向遙國公問好。”

帶著彤鈺吃了一頓糯米糕,又添置了一些路上方便的幹糧,點心,茉莉一行便直接神不知鬼不覺的離開了逸王府,離開了慶都。

此時,逸王府上空飛出了幾隻精致的風箏,周圍的人駐足觀看,隻感歎逸王府的小郡主可真是有福之人。

佐言辦事可靠,果然就在茉莉他們住進墨林城中客棧的當夜,第一批的九人到達。

“遙安東軍軍甲隊十二組九人,受佐統領之命來墨林城拜見逸王妃殿下。”一名膚色黝黑,身材壯士,看起來是幾人中帶頭的人,喝聲報到。

“很好,”茉莉坐在院中,對幾人點點頭,目光一一掃過,心道,這佐言確是有心思,這幾人膚色身型有相似,同行到此最是說得通,別人倒是會以為隻是外地來路過或是經商的,“佐統領信任你們,將你們派到這裏來執行特別的任務,現在先來說說,你們都擅長什麼吧!”

“是,遙安軍共分東西兩軍,分別有五隊,每隊百組,每組五十至百人不等。十二組擅長弓箭與狩獵,很多都是出身獵戶。”

“你們可能模仿鮮於方言?”

“回王妃的話,秦軍和田虎的雙親便是鮮於人,他們都是從鮮於逃難來的大雍,所以一直帶有鮮於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