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三放煙花局(3 / 3)

“因為愛情都是不完美的。”邵小曼想了想,繼續說,“或者說,不完美的才是最可愛的。”

“你看上去很相信宿命。”袁得魚一知半解地說。

“嗯,所有的英文單詞中,我最喜歡的就是karma(因果報應),就是因果。”邵小曼繼續說,“不過,我還是會追求自己喜歡的,這也是我的因果報應,我不在乎結果會怎樣,相信隻要堅持,就會出現奇跡。”

唐煜覺得時間差不多了,便去問邵小曼是不是該走了,當他看到袁得魚與邵小曼親昵聊天的樣子,看著邵小曼愉快的神情,他越來越確信,邵小曼喜歡的人是袁得魚。唐煜不免傷心起來,一個人獨自離開了。

唐煜回到家,看到哥哥唐燁一個人悶悶不樂。他知道唐燁這次也損失了不少錢。

唐燁蜷縮在沙發上,就像一隻鬥敗的公雞一樣。他很難過,最近難得有機會在父親麵前表現一下,沒想到竟然以這樣一種倉皇出逃的方式收場。

盡管唐燁在外界有“明星基金經理”的稱號,但唐燁自己心裏也清楚,在每個經典牛股背後,幾乎都有父親無形之手在掌控。

唐燁是那麼想在父親麵前證明自己。然而,這場唯一沒有父親指導的戰役,竟然遇到了市場單日跌幅曆史之最這樣百年難遇的事。

唐燁最受不了的是,父親對他的失敗一點兒都不意外,他更關心的是誰走漏了風聲,還有林海洋為什麼沒有最後再支撐一把,至少等他們的資金都逃走再說。唐燁總是覺得父親有些太偏愛唐煜了,唐煜剛剛回國,父親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自己在這三兄弟裏,究竟扮演著什麼角色呢?難道永遠隻是一個配角嗎?

唐煜看哥哥一臉沮喪,心裏也很不是滋味:“勝敗乃兵家常事,想開點兒,二哥。”

唐燁說:“唉,你有所不知,爸爸不滿的不是輸錢,而是米特要說跌就跌,完全不可控製,說實話,頂一頂股價,不過是林海洋配合一下的事。然而,米特要卻這樣隨市下跌,還比指數跌得更多,說明這隻股本身就已經變成了一個殘局,或許爸爸說得對,得想辦法在董事會中把林海洋做掉!”

“天哪!怎麼回事?我們不是不久前還跟他一起吃飯嗎?”唐煜震驚了。

“是啊,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再說,趨利避害,不是人的正常反應嗎?”唐燁說。

“哥,你現在滿嘴都是爸爸那套理論,你自己的想法呢?”唐煜又想到了什麼,“他不是潮清幫的嗎?手底下有一幫流氓,你們不怕他嗎?”

“潮清幫?有錢眾星拱月,沒錢誰幫他?”唐燁苦笑道,“資本市場這樣的故事實在太多了。”他說完重重歎了口氣。

“聽說潮清幫很講義氣。”

“義字頭上一把刀,還管什麼兩肋插刀?”

“那你們接下來具體想怎麼做?”

“你聽過刮骨療傷嗎?”

還沒等唐燁說完,唐煜一下子衝到唐子風辦公室,朝唐子風吼道:“爸爸,你怎麼變成這樣了?你到底想賺多少錢?”

“嗬嗬,吸引我的怎麼可能隻是錢?”

“但是,你怎麼可以……”

“轉移,風險轉移,從林海洋身上轉移。為了更多人的利益,才叫有情有義!”

“但人家是剛把自己的資產注入這個公司!你們怎麼可以這麼殘忍?”

“風水輪流轉,你怎麼知道他離開董事會就沒有更好的機會?況且,他現在在米特要有這樣的地位,一大半也是我們的功勞。”

“爸爸,你們除了坐莊,還會什麼?”唐煜苦笑道,“你讓我去美國學習了那麼多先進的投資方法,結果我回來一看,這裏居然還是‘農業社會’,我終於明白什麼叫洋炮換土槍,什麼叫有力無處使,有勁使不出!爸爸,我還是去香港做投資吧,我不適合這裏。”唐煜再次提出要離開佑海。

唐子風低頭不語,他無法容忍唐煜這樣的反叛。

“爸爸,很明顯,目前境內市場剛剛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香港股市以及海外市場正在複蘇。你也知道,第一輪的經濟複蘇,股價漲幅與市場彈性是最大的,我很看好這個機會。”唐煜解釋道,“你看,現在H股與A股的價格倒掛就很說明問題。”

“你懂什麼?”唐子風低沉地說,“我問你,市場是不是不確定的?”

“是的!但是世間萬物又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學習科學的投資方法,就是為了尋找投資規律。”唐煜不甘示弱。

“這麼多年來,我親眼看到一個個投資高手在市場中走上萬劫不複的境地,原本中國證券市場上有‘七劍’‘三俠五義’‘三大猛人’,現在你看看,隻有鳳毛麟角,幾乎沒有人逃得過厄運,市場是永遠抓不到的。尋找市場的規律,是所有投資者的理想。但是什麼叫理想?就是需要理一理的夢想,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爸爸,你說的不是白馬非馬論嗎?那我去美國學習了那麼多投資方法又算什麼?”唐煜連連搖頭。

“好,你說你從美國回來,那我就跟你說說美國證券市場。這個市場從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就有了,到現在已經有200多年曆史,你看看誰笑到了最後?美國人能預測市場嗎?我告訴你,1987年10月,也就是美國股市暴跌近1 000點的兩個月後,一群著名投資專家受邀參加一年一度的《巴倫》雜誌主辦的圓桌會議,對股市的未來走勢進行預測。那些投資精英爭論的是,到底未來會出現一個一般的熊市,還是毀滅性的大熊市。當時羅傑斯(Rogers)認為,這個熊市會幹掉金融圈內大部分從業人員和全世界大部分投資者。商品期貨奇才保羅·圖德·瓊斯(Paul Tudor Jones)預言,熊市會導致像20世紀30年代那樣的全球經濟大蕭條。這些預言是如此悲觀,連基金王彼得·林奇(Peter Lynch)都一連做了三個月的噩夢。然而,直到1990年,他們預言的經濟大蕭條卻根本沒有發生。道瓊斯指數(Dow Jones Indexes)不但沒有暴跌,反而上漲到了2 500點。隨後的1991年,盡管對伊拉克戰爭巨大的憂慮和恐懼讓投資專家們對未來的預測更加悲觀,但那一年卻成了最近20年來最好的大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