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不論朝廷內其他官員的影響,僅僅是聶鍾一人,便足以影響到聖上對於太子之選的判斷。
在一陣放肆的開懷大笑之後,三皇子也沒有閑下來,立即拿起毛筆蘸了蘸墨,奮筆疾書在信紙上寫了許久,最後交由大殿外的侍衛,被秘密送出了宮外,至於這封密信究竟是送給誰,沒人能得知。
大周皇宮外的寒風愈發吹得猛烈起來,以往呆在皇宮內枯樹上的寒鴉都不願意出門,呆呆地待在幹枯的樹洞之內。
劇烈的寒風,使得在外麵走動的人們不禁感到臉上跟被刀割一般,捂住麵容裹緊襖子的同時,內心不禁有些疑惑,以往京城的冬天,也不似這般寒冷才對。
然而寒冷的不僅僅是冬天,一場隱藏在某些人心下的寒流,不久後就將在京城內肆虐而起,至於寒流肆虐之後的結果,也無人能夠算出。
胡青楓正和張乾一同走在書院內的小路上,剛剛上完荀梅古語課的二人正討論著古語典籍一些知識,感受著天雲城內愈發寒冷凍骨起來的天氣,算了算日子,胡青楓才想到,距離大周年祭的日子似乎不遠了。
而在大周年祭之後,再過不久開春之後,就將是帝星書院封文策大典的日子,再之後,就是胡青楓期盼已久的大周科舉考。
然而胡青楓想要直接參與到科舉考,拿到舉人的功名,首先得拿到封文策大典的頭名,直接跳過科舉考的前三輪考試,否則胡青楓就必須得回到京城徐府,在戶籍本地參加第一輪考試。
對於胡青楓而言,那樣太浪費時間,與此同時,胡青楓曾和徐少雪約定過,不拿到舉人以上的功名,胡青楓是不會回到徐府的。
因此,封文策大典頭名的位置,胡青楓是必定要拿下的。
而張乾等一些書院中的老生,早已在前幾年就已經參加封文策,現在已經沒有必要再繼續參加,至於科舉考對於他們這些權貴子嗣而言,也不是必須要走的路。
對於張乾而言,留在帝星書院內繼續對國學一道學習下去,可比參加科舉考要重要得多,國學一道是大周皇室的治國之術,張乾日後想要在大周朝廷上占據重要的一環,就必須在國學一道之上有著無比深厚的研究。
胡青楓在與張乾分別之後獨自回到之前重新修建好的木屋,簡單收拾一番後,出門又朝著書院深處周醒川居住的小屋內走去。
由於大周年祭將臨,作為大周神將,周醒川也要在這一年一度的年祭上出席,因此暫時回到了天雲城。
令得胡青楓有些無奈的是,周醒川告知他,大周年祭自己必須要帶著他前去,讓胡青楓自己早早做好準備。
很簡單,不論朝廷內其他官員的影響,僅僅是聶鍾一人,便足以影響到聖上對於太子之選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