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改錯(1 / 2)

老大姐的話引起了她身旁一眾老同事們的讚同,還有人打趣的問孫叔明有沒有開班授課的想法,也讓他們這些人跟著學習一下。

兒子女兒什麼的是趕不上了,但不是還有孫子孫女和外孫外孫女的嗎,能培養出來一個也成呀。

麵對老夥計們的調侃,孫叔明隻是笑了笑沒多話,瞅了瞅時間,往家屬區的另外一側走了過去。

“老孫,你幹嘛去?”聊的正好發現主角走了,原鍋爐車間主任老呂問道。

“到鐵路那邊去買點菜,早上我們家小駢打電話說要今年要帶著小侯和孩子回家過年,得提前準備點東西。”

孫叔明說著跨過鐵路,緩緩的向著輪胎廠的方向走去。

越接近輪胎廠,人氣就越濃厚,與電廠舊址那邊日暮西山的景象截然不同,在經過了幾年的動蕩時期後,輪胎廠這邊破釜沉舟,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線,花大力氣研究新技術,經過一番沉痛的革新之後,曾經差一點就破產的輪胎廠,在近幾年逐漸開始煥發新的生機。

因為技術先進生產力強大,手中還握有多項關鍵技術的專利,燕城輪胎廠的產品在國內的競爭裏非常強。

尤其是在重型貨車和機械的輪胎上,輪胎廠的技術水平國內一流,因而每年的訂單都是絡繹不絕。

去年,輪胎廠和新招了一批青工入廠,雖然都是合同工,但這也側麵反映了廠子的經營水平,這一點從輪胎廠日漸興旺的家屬區上也能看得出來。

現在電廠舊址家屬區那邊已經沒有什麼商業性質的店鋪了,除了一些留守家屬們開辦的小賣店之外,就隻有從理發店退休的老張開的一家剃頭棚還在運行,剩下的什麼都已經看不見了。

反觀輪胎廠這邊,超市、雜貨鋪、水果蔬菜日雜供應店,飯店、大排檔還有網吧,熱鬧的幾乎和鎮上一樣。

不遠處,龍泉二小的新校址正在修建中,明年那所小學就要從鐵道那邊遷到這邊來了。

他們老廠區內老員工空出來的房子,有一部分都叫這邊的人買走了,但更多的人卻是攢錢到城裏去買房子,然後每天開車到輪胎廠上下班。

這種生活與之前電廠那邊真的很像,但卻又不一樣。

提著滿手的塑料袋,孫叔明回了家,剛到樓門口他就在樓下看見了自己家的那輛國產小轎車,看見車他就知道一定是妻子回來了。

上樓進門後,果然田淑麗已經到家,現在正忙著收拾房間打掃衛生。

眼看著丈夫拎著一大堆的東西進門,田淑麗放下手中的笤帚,走上前一邊接過他手裏的東西一邊說道:“也不知道你是咋想的,每天騎著你那輛破自行車,蹬好幾十裏的路就為了到廠子裏麵去看看。你自己整天忙活也就算了,還讓孩子們和你一起,小駢和小驥難得今年都回來過年,咱們家有多久沒這麼團圓過了?”

“你說在市區過年多好,要啥有啥,幹什麼都方便,你就不,一定要把一大家子都叫到老房子這邊來,這裏有啥呀,買個衛生紙都不方便。”

老大姐的話引起了她身旁一眾老同事們的讚同,還有人打趣的問孫叔明有沒有開班授課的想法,也讓他們這些人跟著學習一下。

兒子女兒什麼的是趕不上了,但不是還有孫子孫女和外孫外孫女的嗎,能培養出來一個也成呀。

麵對老夥計們的調侃,孫叔明隻是笑了笑沒多話,瞅了瞅時間,往家屬區的另外一側走了過去。

“老孫,你幹嘛去?”聊的正好發現主角走了,原鍋爐車間主任老呂問道。

“到鐵路那邊去買點菜,早上我們家小駢打電話說要今年要帶著小侯和孩子回家過年,得提前準備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