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別買,1點見(1 / 3)

作者有話要說:  下班後就去了醫院探望,十點才回來,正在碼字。買了也沒關係,替換後更多,1點前替換。

好不好, 淩蔚其實也不知道。

他隻是缺人而已。

這江南遭災,民夫缺的挺厲害。雖說在這時候, 一般官員都是就地征用民夫, 但淩蔚來之前,當地官員不作為,或者說準備淩蔚一個下馬威, 並沒有新征徭役。

淩蔚把這事已經交給了黎瑚,讓跟當地官員扯皮。但這修築大壩以防缺口什麼的,可不能拖。

淩蔚想來想去, 就把軍隊用上了。

為了維持穩定, 軍隊來的挺多的。南邊又安定了, 看見緬甸被滅,其他小國也消停了不少,南邊的駐軍都閑得發慌,這次有事就湊上來了,看能不能撈點什麼功勞。

既然來撈功勞, 那就上吧。

和洪水戰鬥, 總比和人對砍來的稍稍安全些吧。

雖然淩蔚讓軍隊參與抗洪救災這事並沒有先例。但是淩家軍一向以淩家人唯首是瞻,這次帶兵的又是直腸子,淩蔚說啥就是啥。其他軍隊的人, 在聽說淩蔚打包票, 會給他們記功勞之後,也上陣了。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使把力氣, 就有功勞,何樂而不為?

江南文官有部分聽世家的,不和淩蔚好好相處。但武官們都對淩蔚很有好感。淩蔚出自武勳之家,又是三元及第,簡直大大長了武將家族的臉。而淩蔚雖然是文官,在甘州和緬甸都上了戰場獻了計策,連黎膺、寧賢等大將軍都是佩服的,他們敬佩黎膺等人,對淩蔚自然也佩服。

這些武將在京城中也有人,在得知淩蔚要來之時,上麵早就來信,一句話,“跟著淩瑾堂有肉吃”。

武將們聽聞有兩位王爺一起來的時候,還躊躇著,上麵隻說跟著淩瑾堂,沒說跟著王爺,是不是有點不太對?

到現在看來,兩個王爺都聽淩蔚的,他們還有什麼不聽的?

而且有的人江南就是他們的家鄉,就算不是家鄉,他們也要在江南待很久,這江南水患和他們也息息相關,為江南出把力氣也沒什麼。

淩蔚本以為這初次吃螃蟹,會引來人不滿。但文臣那邊被黎瑚拖出了——他們也沒法對軍隊之事『插』嘴,而武將這邊不知道怎麼的,特別信服他,他說怎麼就怎麼,不但把他吩咐的事統統完成,甚至完成的更好,然後在他麵前邀功。

雖然不知道為啥,事情順利展開了,淩蔚就有心思做接下來的事了。

他首先召了幾個嘴皮子特別能說的人,到處宣揚,這軍隊是皇帝陛下特意派來的,這參軍的都是人民的兒子,這軍隊的人都是人民的子弟兵,人民的子弟兵保衛人民,之前在海上他們流血犧牲抗擊倭寇匪賊保家衛國,現在洪水來了,他們就抗洪救災,和洪水作鬥爭。

人們在悲傷的時候特別需要救命稻草,這救命稻草不隻是物資,更是精神上的。

他們需要看到的,是希望。

他們需要看到的,是自己並未被放棄的希望。

然後陛下把軍隊派來了。

江南人民也是遭受過匪寇『騷』擾的,也是被軍隊救過的。隻是之前人們都認為軍隊抗擊匪寇是應有之事,沒想到他們是在保護自己這一點。

而軍隊是官老爺,也沒想到和自己有關係這一點。

現在淩蔚開始宣傳,宣傳軍隊就是人民的一份子,很多軍人們都是江南人,江南就是他們的家鄉,他們參軍不隻是服兵役,更是保家衛國,保衛家鄉。

有**就殺人,有天災,就鬥天。

“江南我的家,保護江南靠大家。”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

“事在人為,人定勝天。”

淩蔚教士兵們,不但要埋頭幹活,還要喊口號,不但要喊口號,還教給了他們一首《團結就是力量》,讓他們唱。

“下官從未見過如此熱火朝天的場麵。”孔雲是淩家軍中一幕僚,此次帶兵前來的就有他。雖說不是武將,但在淩家軍中聲望很高,臉淩韞都要稱呼一聲“孔大哥”。

“激起士兵們的士氣,隻是第一步。”淩蔚沒想到效果這麼好,有些得意。看來後世的一些經驗,現在也能用上啊。

“第一步?”孔雲驚訝。難道有比這個更奇特的事。

很快,孔雲就知道了,淩蔚所說的第一步,還真的隻是第一步。

當這些口號和歌曲傳開來之後,就有民眾在大壩上晃悠。有人問淩蔚,是否要把閑雜人等驅逐,淩蔚搖搖頭,找來人詢問之後,果然是有人想要“勞軍”。

淩蔚接見了這些作為代表的鄉紳老人,表示隻要聽從指揮,誰都可以來。這把黎淳嚇了一跳。他想著這麼多人,這麼混『亂』,到時候會不會幫倒忙。

但後來他就知道,多慮了。勞動人民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再加上有軍隊帶頭,又不是打仗之類需要多強專業『性』的事,隻要肯出力氣就成了。

來了一批自願幫忙的青壯丁,就有第二批。淩蔚陰測測的一笑,挽著袖子,拉著黎淳一起去推車拿鏟子和水泥。黎淳別看長著文弱,但皇帝陛下的兒子們騎『射』功夫都是不錯的,自然力氣也是不錯的,雖然最開始覺得很尷尬的,但是黎淳牢牢的記住皇帝所說的,要聽淩蔚的,淩蔚幹苦活,他自然也要幹。

“那是皇子呢!”

“是皇子呢!”

“聽說是四皇子,越王殿下呢!”

“是王爺啊!皇帝陛下的親兒子!”

“他也在幹活!皇帝陛下不但派來了軍隊,把兒子也派來了!”

“你不知道,他旁邊那個也是個侯爺,三元及第的淩狀元淩侯爺聽說過嗎?就是他!”

“這個我知道,淩侯爺還是我們這邊淩國公和長公主的兒子呢!都說他是文曲星下凡!”

“文官不都是怕髒的嗎?”

“淩侯爺不一樣,土豆知道嗎?紅薯知道嗎?玉米知道嗎?棉花知道嗎?都是淩侯爺帶人種出來的。淩侯爺不但是文曲星下凡,還是上天派來解救我們的苦難的菩薩!”

“他們都在幹活呢!”

“我們也得努力幹,江南可是咱們的家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