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以為是什麼,這不是我爛熟於胸的較條麼,聞此十條,我幾乎都能背後麵的十八條了,不信我背給你聽!”
羅睺笑了笑,又朗朗上口般自起來。
“十一、善於把握人性,才能贏得人心。‘得人心者得下,失人心者失下’,‘人心即命所歸’。要想贏得人心,必須善於把握人性,尤其是人性的弱點。人性如,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十二、語言的力量,足以傾倒世人。‘前此曆史上的一切群眾運動,都是由於語言的力量。’這種法雖然令人難以苟同,但是出了一個事實,這就是語言那呼風喚雨般的作用。它啟示我們,語言就是力量,它足以征服人心乃至一牽”
“十三、獨立獨行難用世。生活在一個由‘多數’主宰的世界上,權力是‘多數’賦予的,名人也是‘多數’捧紅的,富翁是‘多數’養肥的。而‘多數’的實質卻是平凡。在‘多數’可以否決一切的情況下,還是和光與塵一樣,與大家打成一片吧!”
“十四、反複無常的人,眾叛而親離。身處變幻無常的社會,改變追隨對象或合作夥伴的機會大大增加。然而中國人特重‘忠義’,那些反複無常者往往會被看做‘叛徒’,腳踩兩條船也會被看做反複無常的人。忠義並不等於抱殘守缺,怎麼辦呢?”
“十五、積極萬事可為,消極一事無成。下事無非三種情況,不可能成,不可能不成,可能成可能不成。絕大多數情況屬於第三種。因此積極或消極成為事業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如果成事在,那麼你的心態就是老的旨意。”
“十六、躺在床上上不了路。計劃可以在實施中完善,條件可以靠創造去成熟,等待萬事俱備,隻能使計劃胎死腹鄭要遠航就不可能沒有風險。也許最大的風險是等待,最穩妥的辦法是幹起來。”
“十七、善於借助外力,事業才有支點。任何事業都需要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借助外力。饒性雖然有自私的一麵,但也樂於相助,隻要你有一幅美麗的藍圖,他是最好的搖錢樹。”
“十八、彈琴不容第三隻手。彈琴雖然必須十個指頭都動起來,但是絕對不允許有第三隻手的介入。同樣,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做主。對掣肘敗事的第三隻手,一要心預防,二要嚴正警告,如果還不縮回,就果斷地斬斷它!”
“十九、工作專注與事業之成功成正比。‘業在精勤’是一條鐵律,專心工作的人才能走向成功,越能專心,成功就越大。”
“二十、致命的失敗,決定於微弱的劣勢。光榮的成功者與可悲的失敗者之間,其實隻差一點點。百分之一的次品足以毀掉一個名牌。所以決不能忽視微弱的劣勢,而要力爭那決定性的優勢。”
“二十一、被失敗擊敗,才是真正的失敗。每個人都要經曆失敗,或遲或早。這不是不詳的預言,世界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事,屢敗屢戰是走向成功的惟一途徑。所以真正的成功者隻能是那些立經失敗而精神不倒的人。”
“二十二、成功的秘訣在於更智慧,而不是更辛苦。人們總是強調吃苦耐勞,‘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為什麼一定要吃苦?為什麼不試圖以一二分的耕耘,去贏得十分的收獲?知識時代,即智慧時代,與辛苦勞作相比,智慧更有含金量。”
“二十三、一條路走到頭的人前景黑暗。沒有人能一蹴而就,也沒有一條永遠正確的路。‘毫厘之毫,千裏之謬’,不知調整方向的人,前進越快,離成功越遠。最好是一麵前進一麵探索,發現錯誤,堅決糾正,決不在錯誤的道路上多走一步。”
“二十四、做大事不可拘節。遠行的人不能讓蔓藤纏住雙腳,做大事的人不能因節而停步。拘於節,必壞大事。當整體與局部、利益與道德、理智與情感發生衝突時,不僅要識大體,明主次,還要有壯士斷腕那樣的果斷和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