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魔帝嗬嗬一笑:“白太大意了嗎?元神、意識、身子居然被無形之冰給定了!”
“反正又死不了,你擔心什麼?”黃道。
“也是,這些仙人太不懂得主上的心思了,僅僅靠一個定風水的羅盤,怎能扳回局麵。”赤幽幽的道。
羅盤是風水師的法寶!
風水羅盤又稱羅經,取包羅萬象、經緯地之意義。
羅盤種類很多,常用有三元盤、三合盤、三元三合兩用盤、易盤、玄空盤及各派獨特盤。但無論哪門哪派,中間必有一層是二十四山方位。
圓盤上的圈層有的簡略,有的複雜。少則三層,多則四十多層。每層都有文字或符號,都有特定的意義。其第一層是池,即太極,或謂地。磁針居於中,紅頭指向南方,黑頭指向北方。
風水師認為:太極化生萬物,一為太極;二為兩儀;三為、地人三才;四為東、南、西、北四象;五為金、木、水、火、土五行;六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甲;日、月、五星七政;八為乾、坤、艮、巽、震、坎、兌、離八卦;九為文、破、廉;祿、巨、武、弼、貪、輔九星;十為洛書成數九加一。
風水師還認為:立規矩、權輕重、成方圓,莫不由金針與池始定。如果羅經無池,則子午無定,陰陽莫分,八卦九宮不能別,龍向氣脈無由而稽。
金針動而為陽,靜而為陰。子午中分為兩象,兩儀合卯酉為四象,四象合四維為八卦,八卦定方位,於是道成、地道平、壤立。
第二層是八卦。或為先八卦,或為後八卦。八卦有四陰四陽,各有方位。先八卦和後八卦的方位不同。後八卦還與洛書結合起來,內容十分複雜。相地時,坎龍不立辰向,坤龍不立卯向,震龍不立申向,巽龍不立酉向,乾龍不立午向,兌龍不立巳向,艮龍不立寅向,離龍不立亥句。
第三層乃九星。古代對九星的法不一,或者認為是四方和五星,又認為是北鬥七星和輔佐二星。風水術中的九星是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它與二十四山向、五行相配合,組成艮丙貪狼木、巽辛巨門土、乾甲祿存土、坤乙輔粥木、坎辰申癸破軍金、兌丁巳丙午武曲金、離壬寅戌文曲水、震庚亥未廉貞火。
第四層是星。星有皇、廄、鬼、乙、少微、漢、關、戰、帝、南極、馬、太微、屏、太乙、太罡、官、命、苑、棓、盛廚、漢、壘、輔共二十四個。鬼或為魁、苑或為陽璣、漢或為陰光。乙即一,極即北極星,漢即銀河。
風水師認為:垂象示吉凶,在成象,在地成形,下映二十四山。星有美惡,故有吉凶。諸星中以紫微、少微、盛太微為星四貴,除少破外,三貴均有立圖建都之驗。凡星下照地穴,金木水火土合局則吉,不合局則不吉。
第五層是地紀二十四位。這是內盤,又稱正針。二十四向由八個幹、十二個地支、以及乾坤巽組成。為什麼要取二十四這個數字呢?
風水師認為這是地之成數,數二十有五去一、地數三十去六,都是二十四。此數上應時二十四節氣,下行地中二十四山方。二十四方位的排列是:正北坎卦王子癸、東北民卦醜艮寅、正東震卦甲卯乙、東南巽卦辰巽巳、正南離卦丙午了、西南坤卦未坤申、正西兌卦庚酉辛、西北乾卦戌乾亥。二十四位的用途是定山向、辨水向。
當盤中指數指向某節氣,則生氣臨在對應的一方。正針所指方向即磁極子午。它反映的是地球方位,故又稱地盤。
第六層為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立春始艮、大寒終醜,以推五運金木水火土,以察少陰少陽太陰太陽。
第七層為穿山七十二。用六十甲子加八幹四維共七十二,稱為穿山,以應七十二候。七十二龍分布在二十四位之下,每位下有三龍,十二支有六甲,穿山即穿定來龍。
搞清了來龍屬何幹支,才可以辨別吉凶。所謂壬山隻可坐癸亥、甲子兩方;子山隻可坐丙子、庚子兩方。八幹四維處於空格中,如指數在此幾格則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