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記而憶(1 / 2)

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它是進行思維、想象等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

人類記憶與大腦海馬結構、大腦內部的化學成分變化有關。

記憶作為一種基本的心理過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動密切聯係著的。

記憶聯結著人的心理活動,是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機能。把抽象無序轉變成形象有序的過程就是記憶的關鍵。

關於記憶的研究屬於心理或腦部科學的範疇。

人們對記憶的研究仍在繼續,盡管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

運用那些經過實踐後能有效提高記憶力的方法、技巧,可以使之更好的工作、生活和學習。

為什麼人會失去幼兒時期的記憶?

人們經常發現,自己兒時的記憶有很多已經消失在腦海裏了,而有一些卻還能清晰的想起,為什麼記憶會有這樣的差異?

記憶的基本過程是由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三個環節組成的。

識記是記憶過程的開端,是對事物的識別和記住,並形成一定印象的過程。

保持是對識記內容的一種強化過程,使之能更好地成為人的經驗。回憶和再認是對過去經驗的兩種不同再現形式。

記憶過程中的這三個環節是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的。

識記是保持的前提,沒有保持也就沒有回憶和再認,而回憶和再認又是檢驗識記和保持效果好壞的指標,由此看來,記憶的這三個環節缺一不可。

記憶的基本過程也可簡單的分成“記”和“憶”的過程,“記”包括識記、保持,“憶”包括回憶和再認。

記憶過程就是對輸入信息的編碼、存儲和提取過程。隻有經過編碼的信息才能被記住,編碼就是對已輸入的信息進行加工、改造的過程,編碼是整個記憶過程的關鍵階段。

識記是指通過對事物的特征進行區分、認識並在頭腦中留下一定印象的過程。

對事物的識記有些通過一次感知後就能達到,而大部分內容則需要通過反複感知,使新的信息與人已有的知識結構形成聯係。

識記作為記憶過程的第一環節,對記憶效果的好壞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

因此,了解、掌握識記規律,有助於改善記憶。

識記的分類。

一是根據識記是否有目的,可以把識記分為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兩種。

無意識記是指沒有預定目的,在識記過程中也不需要做一定的意誌努力、自然而然發生的識記。

如看過的畫麵、場景,聽別人講過的故事以及人們所經曆過的某些事,感知它們時並沒有識記的意圖,但這些內容以後能重新出現在腦海裏,對這些內容的識記就是無意識記。

無意識記的內容是構成經驗的重要部分,對心理活動及行為也有明顯的影響。

無意中所經曆的事情,在人們有意識地麵臨某些情境、處理某些問題時,能作為已有經驗起幫助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處的環境,所接觸的人,所做的工作,會使人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心理、行為上發生變化。

如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會在無形中影響整個民族的心理,使其帶有本民族文化的特點。

無意識記帶有極大的選擇性。

一般來講,進入無意識記的內容有兩個特點:一是作用於人們感覺器官的刺激具有重大意義或引人注意。

如人們對新異的事物會過目不忘;二是符合人的需要、興趣以及能產生較深刻情緒體驗的內容。如參加當兵時的情境,到軍隊訓練第一天的情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