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陰間鬼何爭?
半推半就散落魂。
據比、玄冥、鬱壘等上仙的渾身盡放光芒,這些芒威一開始就鎖定整個冰錐之地,現在將逝,眾仙又有何畏哉。
在萬仙的緊張注視下,幾十道上仙散發出的元神之光開始交彙,最終將整個冰錐之原都填充滿神聖的乳白光。
五色天已無處遁形,唯有硬抗這些喪魂仙的瘋狂舉動,才能有一線生機。
“最後的餘暉嗎?真是死也要拉上我們當墊背的,不愧為上古金仙!”
黑天魔帝說著,也不敢再藏私保留,將玄冥之氣徹徹底底的爆發了出來。
白天、黃天、青天、赤天不再怠慢,舉手投足之際,屬於魔帝的壓製性實力便施展了出來。
烈威盡現,殺伐果決,仙魔之戰,終於進入了高潮,誰也不會再試探、算計!
陸吾、誇父、鬱壘等仙將五色天禁錮並籠罩在神識中,磅礴的勁道之威讓任何魔者皆避無可避。
幾千年的修為就用在此時,誅魔之誌,心甘而情願。
眾仙異口同聲絕命呼喝而出:“魂威……”
五色天麵露懼色,針對垂死掙紮的眾仙之搏,他們也絕不甘心慈手軟,一齊聯合出手:“喪魂!”
大打出手的雙方都能主宰這場戰鬥的方向,這與輸贏無關,而是幹係仙魔兩方接下來的發展趨勢,至少五色天不想讓仙人獲得主導權。
大道是無正邪之分的。
在無形的影響下,衍化天機,使萬物生輝。
柏鑒、據比、句芒、玄冥、離珠等仙與白天、黑天、黃天等魔帝的戰鬥對天道輪回來說根本毫無意義。
因為這是無為的大道,有為的仙魔。
有一種無為,謂之懦弱。
而道門的無為,它四通八達、觸類旁通、無所不包,乃是真正的無為無不為。
太上道祖曰:“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修道就是修心。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道,所以無處不修心。
這就是為什麼有一句不知是誰說的至理名言“做什麼事用心就好了。”
上善若水,固幾於道。
一杯渾濁的水,隻有不動的時候,雜質才可以沉澱。渾濁的水,無為才可將自己清澈。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隻有無為,將心靈的小風暴平息,才能看到自己。
淨化自己。
當看到自己,才知道往哪裏走呀。
做事的時候,將名利,將鬥爭,等等一切小氣的情緒無為,留下的就是走向成功的道路。
人間正道是滄桑,滄桑便是無為的過程。
做人做事無為掉雜七雜八的心思,將自己與所作的事情合二為一,知道孰重孰輕,自己要走的路,自然會水落石出。
曾有一對師兄弟二人欣喜無限,共敘別後情景。
師弟問道:“師兄這些年走過哪些地方?不知修為練得如何?”
師兄道:“師尊墳穴在此,不忍遠離;煉性之功,不敢拋荒。”
師弟覺得好笑,道:“師尊是得道的人,怎麼會死去呢?所謂死者,不過是他為了斷絕那些不肯下苦功修煉,而隻妄想憑著師尊傳授那真言口訣就能走捷徑入道成仙之人的心思罷了。所謂煉性者,是修內功;煉德行是修外功。師尊曾說過應內外兼修,才能夠達到玄妙的境界。而師兄今天卻講未敢拋荒,豈不是荒謬得很嗎?”
聽了師弟這番話,師兄才恍然大悟,忙向師弟謝道:“今得一言開悟,方解我終身暗昧!”
在大道的麵前,人當反樸歸真,而不是去鬥爭,去玩弄機巧,這便是太上道祖的“絕聖棄知,而民利百倍;絕仁棄義,而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