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任督二脈(1 / 2)

奇經八脈是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的總稱。

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髒腑,又無表裏配合關係,其循行別道奇行,故稱奇經。

其功能有:

一、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係;二、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滲灌等調節作用。

任脈,行於腹麵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稱:“陰脈之海”。任脈起於胞中,與女子妊娠有關,故有“任主胞胎”之說。

督脈,行於背部正中,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稱為“陽脈之海”。

督脈行於脊裏,上行入腦,並從脊裏分出屬腎,它與腦、脊髓、腎又有密切聯係。

至於任督二脈打通方法,可從醫學與道門導引養生的角度分別探討。

醫學的觀點可從《靈樞.營氣篇》的敘述,了解十二經脈與任督兩脈的循環次第。

經脈的流注從肺經開始,依次循環到肝經;再由肝經入胸,上行經前額到頭頂,再沿督脈下行至尾閭,經陰器而通任脈上行,然後再回流注入肺經。

《營氣篇》說:“此營氣之所行,逆順之常也。”這是醫經所述,任督之氣在人體運行的自然規律。

由此可以理解,就正常人而言,任督兩脈本來就是通的,何須打通任督二脈?

以道家導引養生的觀點,所謂“通任督”也就是通三關,即尾閭、夾脊、玉枕、行“周天”運轉之意。

道書中認為,人的壽命極限為上壽一百二十歲,隻要以導引內丹的訓練,從“逆”的方向上奪天地之造化,凝練精、氣、神,提高生命品質,就可挑戰年壽極限,延長生命。

所謂“逆”,是指督脈由會陰起經背脊三關而達頭頂百會,再由身前任脈而下丹田,此稱為周天,正好與上述醫家所提的經脈循行途徑相反。

道門借由小周天的行氣鍛讚,將先天之精與後天之氣(水榖精微)結合凝練成“藥”,此即練精化,又為“初關”;爾後再進入大周天練氣化神階段,謂之“中關”;最後再進入大定階段,達“上關”之練神還虛,而入道體。

其中周天的運行以任督兩脈為主,這種後升前降的機製,稱為升陽火而降陰符,即為打通任督二脈。

初關為九月關、中關為十月關、上關為九年關,可見修練之不易。

不過,這個修練脈絡,卻清楚標示從身體到心靈、從有形到無形、從物質到靈性的質變過程,是具體可循的。

至於藉外力“打通任督二脈”的可能性,經典中雖確實可見內功深厚的修道之士“布氣”之說,即發放外氣為人治病,但除了江湖人士,正典中未曾見到以外氣打通任督二脈之說。

布氣治病,是醫學環境條件下,麵對疾病的無奈對策。

醫家與道門對任督兩脈行徑的說法,其差異可從順腹式呼吸與逆腹式呼吸的鍛讚區隔。

經書說“順成人,逆成仙”,即督脈上行而任脈下行。

隻要練法得要,行功者斡旋人體原氣,女子以練任脈為主,盈其血,男子以練督脈為主,盈其氣;並從“調心”、“入靜”著手,河車倒轉,而使身形固養,任督兩脈氣機通暢,所謂性命雙修,即此是也。

醫學與道門自古就有打通人體任督二脈的具體翔實的修煉路徑方法,道門則有內丹術,確實打通任督二脈的修煉法。

任脈經絡循行。

一.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

二.以上毛際

三.循腹裏上關元,至咽喉。

四.上頤循麵入目

督脈經絡循行。

一.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係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二.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

三.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